专治不服:扣美国军舰,打美国飞机,还让美国总统公开道歉
要说这世界上,敢把“反美”当成一个固定节目,每年拉着十几万人上街头正儿八经搞游行的,恐怕也就朝鲜这一家了。
每年到了6月25号,平壤那边就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他们管这天叫“6·25反美斗争日”,纪念朝鲜战争的爆发。这可不是什么临时的情绪宣泄,而是写进日历里的正经事儿,年年都办,雷打不动。
朝鲜人那股劲儿,有时候真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他们能在集会上喊出“再过七千年,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也不会改变”这样的口号。这意思就是,只要美国还是那个美国,他们的“反美斗争日”就得一直办下去。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其他国家跟美国闹别扭,多半是看风向,今天关系紧张,明天可能就握手言和了。朝鲜不,从建国那天起,这根弦就一直绷着,半个多世纪了,非但没松,反而越拉越紧。
更有趣的是,听说去年的集会,连一些驻朝鲜的外国使团成员都去凑热闹了。这在外交上可是个稀罕事。这说明什么?说明朝鲜这种硬骨头的姿态,不管你喜不喜欢,它确实让一些人开始琢磨,弱小就一定得任人宰割吗?
当然,光喊口号是吓不倒人的。朝鲜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真敢动手,而且专挑你最要面子的地方下手。
你要是去平壤旅游,有个地方导游肯定会带你去,那就是静静停泊在大同江畔的“普韦布洛”号。那是一艘美国海军的间谍船,现在成了朝鲜的战利品,也是一个永久的展览品,向全世界展示着他们那次惊天动地的胜利。
这艘船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艘被别国俘虏,并且至今仍在扣押中的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你没听错,从海军名册上看,这艘船还没退役呢。这对向来以海洋霸主自居的美国来说,简直是把脸按在地上摩擦。
时间拉回到1968年,那会儿美国正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焦头烂额。可他们还是不忘在朝鲜半岛搞点小动作。这艘“普韦布洛”号,打着海洋调查的幌子,实际上就是一艘电子侦察船,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窃听设备,在朝鲜东海岸附近晃悠,搜集军事情报。
美国人大概是觉得,一艘科研船,能有什么危险?所以船上就配了两挺重机枪,跟烧火棍也差不了多少。结果呢?朝鲜人可不跟你客气,直接派来了鱼雷艇、猎潜艇,天上还有米格战斗机掠阵,二话不说就给团团围住了。
船长布赫一看这阵仗,腿都软了,赶紧下令销毁机密文件。可哪来得及,朝鲜炮艇一通开火,当场打死一个船员,剩下82人连人带船,全给押回了元山港。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消息传回白宫,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脸都绿了。越南那边溪山战役打得正惨,家里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现在又在朝鲜栽了这么大个跟头。
更要命的是,就在这事儿发生前几天,朝鲜还派了一支31人的特种部队,摸到了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眼皮子底下,差点就把总统朴正熙给结果了。整个半岛的火药味,瞬间就浓得呛人。
美国人想救人,又不想丢面子,更怕事情闹大,再打一场朝鲜战争。于是乎,只能捏着鼻子,通过秘密渠道跟朝鲜谈判。
朝鲜这边呢,抓住了对方的软肋,一点都不含糊。他们把俘虏的美国大兵拉到镜头前,一个个排队认罪,承认自己是间谍,还对着全世界“诚恳道歉”。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美国政府的脸面算是彻底没了。
中情局还想找补,试图在舆论上把船长布赫塑造成一个无能的懦夫,以此来否定那些认罪口供的真实性。可这套操作,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朝鲜开出的放人条件也简单粗暴:第一,承认侵犯领海;第二,公开道歉;第三,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
这三条,每一条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美国当然不干,可82名船员的性命攥在人家手里,不低头又不行。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将近一年。最后在1968年12月,达成了一个堪称世界外交史上奇葩的协议。美国同意在朝鲜写好的道歉信上签字,但在签字之前,他们要先公开发表一个声明,说这封信全是胡说八道,他们签字是被迫的。
你听听,这是不是跟小孩子耍赖一样?“我虽然签了字,但我先说了不算数哦!”可朝鲜居然也同意了。说白了,朝鲜羞辱美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全世界都看到了超级大国低头的窘态,也就见好就收了。
于是,82名美国船员被释放,美国政府则签署了一份被自己提前否认的道歉文件。这事儿,朝鲜赢了里子,美国连面子都没保住。
你以为美国人吃了这么大个亏就算了?那可就小瞧山姆大叔的脾气了。第二年,也就是1969年,新上任的尼克松总统憋着一口气,联合韩国搞了大规模军事演习,想找回场子。
演习期间,美军的EC-121侦察机跟上班打卡一样,天天沿着朝鲜海岸线飞,航线都一成不变,简直就是在挑衅。
朝鲜屡次抗议,美国置若罔闻。结果在4月15日这天,朝鲜两架米格-21战斗机悄然升空,直接发射导弹,把这架载有31名美军人员的大型侦察机给打了下来,机毁人亡,一个都没跑掉。
这下尼克松彻底被激怒了,甚至一度考虑动用核武器报复。但他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因为他明白,跟一个“不要命”的对手玩极限施压,最后很可能把自己也拖下水。
除了这些大事件,几十年间,双方在三八线上的小摩擦更是家常便饭。最骇人听闻的,莫过于1976年的“板门店砍人事件”。当时,美韩士兵在共同警备区里修剪一棵影响视线的白杨树,结果朝鲜士兵冲了过来,用斧头当场砍死了两名美国军官。
这件事直接导致美军启动了“保罗·班扬”行动,出动了B-52战略轰炸机、F-4战斗机、航母战斗群和全副武装的地面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非军事区,就为了……把那棵树砍倒。那场面,说是为了砍树,其实就是一场战争边缘的极限对峙。
回过头来看朝鲜的这些行为,看似鲁莽冲动,实则都是精心算计过的。他知道自己体量小,常规力量拼不过,索性就玩起了“非对称作战”。
他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制造一场不大不小、但足以让你颜面尽失的危机。逼你坐到谈判桌前,让你在全世界面前出丑。说到底,这套玩法就是用“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股狠劲,在巨人的脚边反复试探,让你难受,又不敢轻易一脚踩死。这盘棋,到现在还没下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