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公开放话:弹药库是满的,愿意卖给欧盟,哪怕最后流进乌克兰也无所谓,这一转弯,捅了马蜂窝
产品展示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公开放话:弹药库是满的,愿意卖给欧盟,哪怕最后流进乌克兰也无所谓,这一转弯,捅了马蜂窝
发布日期:2025-11-22 08:55    点击次数:154

弹药库转向:塞尔维亚在俄乌冲突中的危险平衡术

2025年6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突然宣布全面暂停所有军火出口,将价值超16亿美元的弹药转为国家军事储备。 这一举动直接切断了该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军工产业占塞尔维亚外汇收入的12%,关乎15万工人及其家庭的生计。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塞尔维亚刚与法国达成12架“阵风”战斗机的采购协议,被欧盟视为“向欧洲靠拢”的标志。 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背后是塞尔维亚在俄乌冲突中愈演愈烈的生存博弈。

俄罗斯的“红线”与塞尔维亚的妥协

军火出口禁令的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的强硬施压。 俄对外情报局多次公开指控塞尔维亚通过捷克、保加利亚等第三国,以“零件套件”形式向乌克兰转运弹药,甚至出示了炮弹编号与运输路线的卫星证据。 俄方批评塞尔维亚“背叛传统友谊”,将利润置于俄军生命之上。

武契奇最初否认与乌克兰存在直接合同,强调若有武器流入乌克兰,“也是通过第三国”。 但俄罗斯并未买账,反而以能源和经济手段进一步施压:一方面以“切断天然气管道维护”威胁,导致塞尔维亚炼油厂减产30%;另一方面翻出旧账,要求塞尔维亚偿还购买S-400防空系统的3.2亿美元欠款。 在多重压力下,武契奇最终选择妥协,暂停出口以平息俄方怒火。

“中立”面具下的生存逻辑

塞尔维亚的困境远不止于军火贸易。 这个国家长期在“锤子与烙铁之间”行走:既要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占天然气供应的85%),又需欧盟的市场与投资(欧盟占其贸易额的64%)。 武契奇曾直言:“我们有西方的投资和入欧进程,若有人要放弃这些,或破坏所有与俄罗斯的关系,那就太愚蠢了”。

这种平衡术曾带来实际利益。 2021年,塞尔维亚与俄罗斯签订低价天然气合同,价格仅为欧洲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但俄乌冲突升级后,西方加大了对塞尔维亚的拉拢与施压。欧盟以入盟谈判为筹码,要求塞尔维亚在科索沃问题和制裁俄罗斯上与欧盟保持一致。 美国则冻结对塞援助项目,甚至通过NGO煽动国内抗议。 武契奇曾感叹:“我们成了代理人战争的舞台,只能努力活下去,尽量减少伤疤”。

军火经济的双刃剑

军火工业是塞尔维亚难以割舍的支柱产业。 2023年,其武器出口额超16亿美元,产品涵盖苏式标准弹药、迫击炮弹等乌克兰战场急需的物资。 由于塞尔维亚非欧盟成员国,其出口不受布鲁塞尔监管,可通过“灰色渠道”流入战场,成为西方军援的替代来源。

俄罗斯的指责导致塞尔维亚第纳尔在一周内贬值8%,国内物价飙升。 更棘手的是,武契奇需在工人就业与地缘风险间权衡:禁令引发兵工厂工人抗议,而恢复出口又可能触发俄罗斯更严厉的反制。 武契奇试图妥协,仅允许向塞浦路斯、阿塞拜疆等“安全客户”出口,但美俄均未买账。

科索沃问题:无法绕开的死结

塞尔维亚的“摇摆空间”还受科索沃问题的制约。 欧盟明确要求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独立作为入盟前提,而俄罗斯则支持塞尔维亚在该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这种对立使得武契奇的外交回旋余地日益缩小。 2023年,法德推出塞科“关系正常化”提案,武契奇被迫接受部分条款,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反对妥协。

大国的棋子与小国的挣扎

塞尔维亚的困境是中小国家在地缘博弈中的缩影。 它既想保持与中俄的传统关系(已引进中国防空系统,华为占其5G市场的72%),又难以抗拒欧盟的经济引力。 但武契奇的“多向外交”正面临极限:西方不满其与俄罗斯暧昧,俄罗斯警惕其向欧洲倾斜,而国内民众对欧盟的支持率已从主流转为少数(反对入盟比例达44%)。

当武契奇在总参谋部会议上质问“我们该向南极出口军火吗? ”时,塞尔维亚的无奈已显而易见。 这个国家试图在火药桶上跳平衡舞,但舞池之下,却是大国博弈的裂痕正在蔓延。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