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开国大典,毛主席身后竟站着一个黑帮头目?美国总统都是他的手下
产品展示
开国大典,毛主席身后竟站着一个黑帮头目?美国总统都是他的手下
发布日期:2025-11-22 13:38    点击次数:73

1949年开国大典那会儿,毛主席背后竟站着一个从美国回来的“黑帮头目”,在美国的时候,他可算是“横着走”,就连美国总统都得认他个“小弟”。这个人就是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曾经是“洪门”的大佬,不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多次出手帮了我党不少忙,建国之后还担任过重要职位。这人到底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呢?

1868年出生在广东开平的司徒美堂,家里是个贫苦的农家,六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从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着一点点艰难度日。童年的日子,满满都是坎坷和辛酸。

到了12岁那年,一个从美洲回来的华侨讲述的“金山”故事让司徒美堂非常着迷,心里燃起了出走闯荡的念头。他用母亲那点凑起来的50多块大洋,告别了故乡,乘船一路远航,朝着遥远的美国出发去了。

刚到旧金山码头,美国的流氓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用马粪和脏东西砸了他一身。这种歧视和侮辱让年幼的司徒美堂感到非常难过,也在心里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为了养家糊口,他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里当杂工,空闲时就练习武艺、读书,不断提升自己。

那会儿美国的华人,地位不高,生活也挺艰难,为了保命和相互帮衬,大家组建了很多“堂口”,都归属于传统的华人帮派“洪门”。

在1885年,年仅17岁的司徒美堂正式拜堂宣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当时,洪门致公堂是北美华侨底层群众中规模最大的民间联合组织,秉持“忠诚义气、团结互助”的原则,以“反清复明”作为旗帜。

有一次,美国人在华人餐馆吃霸王餐,还闹事,司徒美堂忍不住了,用点“中国功夫”,把那个流氓打死了。这事一传开,他的名气也随之上涨,不过也引来了死刑的判决。

洪门致公堂号召华侨们众筹资金,准备营救,最后请来了一位刚从法学系毕业的小青年律师——富兰克林·罗斯福,不用多说,就是那位后来连续当了四届美国总统的罗斯福。

经过罗斯福在法庭上的一番角逐,司徒美堂在被关了10个月之后终于获释。这次经历让他的名气直线上升,成了旅美侨界的“侠客”。

1894年,26岁的司徒美堂在波士顿创立了“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口号,安良堂很快崛起成为洪门致公堂的重要力量,覆盖美国的31个城市,成员人数超过两万。

1905年,司徒美堂在纽约设立了“安良总堂”,亲自担任总理,大家都称呼他为“大佬”或“叔父”。他还邀请罗斯福担任社团的法律顾问,二人合作了整整十年。

1904年,孙中山以“洪门大哥”的身份来到美国搞革命,36岁的司徒美堂认识了他,被孙的革命理想深深折服。

司徒美堂不仅亲自当了孙中山的保安和厨子,两人还一起生活了五个月。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司徒美堂的想法从单纯的反清复明,变成了追求民主革命。

之后,司徒美堂和他所领导的洪门组织,拼尽所有,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富,都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反清革命,实际行动为革命事业出一份力。

1911年广州起义败了之后,同盟会急着要15万美元过日子,司徒美堂当机立断,把北美四个致公堂大厦抵押出去,筹到那笔钱。

辛亥一声胜利,孙中山请司徒美堂回国担任“监印官”,可他用“功成身退”以及“不擅长做官”婉拒了,这种对权位的淡泊和谦逊的品格,一直贯穿他的一生,就像一盏明灯,令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爆发,日军侵占了东北地区,司徒美堂受到很大冲击,他也意识到海外的华人必须齐心协力,携手抗击侵略者。

他主动向曾经对立的协胜堂坦白检讨,随即举行了两场“和平大会”,结束了长时间的内斗。从此,美国东部两大堂口放下过去的成见,齐心协力,联合起来,通过募集华侨捐款,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抗日事业。

1937年“七七”事变一发生,抗战就全面展开了。那年10月18日,纽约的所有侨团联合成立了“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局”,司徒美堂被选为常务委员。

他放下了其他社会活动,专心致志投入到募捐工作中,每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从未间断过。

抗战八年当中,纽约“筹饷总局”累计筹得了1400万美元的资金,其中由司徒美堂带领的安良堂捐款数额最大。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回到国内,亲眼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软弱,无奈之下与蒋介石会面,结果谈不投缘,只得失望而归。

之后,他亲自跑到南京梅园30号,去见中共的代表周恩来,还参加了中共代表和上海民主人士为他举办的欢迎茶会,一起聊得很投机,感情也逐渐加深。

周总理代表中共亲自到司徒美堂的住所,两次与他长谈,促膝而谈,还邀请他去解放区参观,经过一番对比,司徒美堂的态度悄悄发生了变化,逐渐疏远国民党,慢慢靠向了共产党。

1948年,他公开发表声明,支持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到次年1月20日,毛主席写信给司徒美堂,真诚邀请他回国参加会议。

1949年9月,司徒美堂作为美洲华侨的代表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以及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司徒美堂发表了题为《华侨热望新中国的出现》的讲话,他真情实感地表示:

海外华侨一直以来都对祖国充满深厚感情,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不过以前并未真正受到祖国的关心和照顾。“如今,凭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战,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

已经80多岁的司徒美堂,每次开会都准时到场,踊跃参与讨论,充分展现了华侨代表的担当。在谈到国名问题时,他坚定支持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留下“中华民国”的简称。

他语气坚定地问道:“不妨我们好好想想,共产党带领的这次革命,跟辛亥革命究竟有啥不同?”

要是大家都认可这个区别,那咱们的国名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败坏的招牌,早该扔掉,别再让它害得国家和百姓受苦。

在开国大典那会儿,因为司徒美堂年纪大了,行动不太方便,相关部门特意准备了一把藤椅,让工作人员抬着他一块儿登上天安门城楼。

就这样,这位须发飘扬、精神饱满的八十多岁的老人,作为年龄最大的代表之一,站在了毛主席身后,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开国大典一结束,司徒美堂原本打算再度“功成身退”,可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热情挽留下,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参与政治和讨论国家大事。

五年的新中国岁月中,他亲眼目睹这片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土地,终于摆脱了贫困落后、任人宰割的命运。

有位自称“洪门大佬”的老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方式决定了国家的走向,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