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俄军演,解放军7000吨巨舰威震登场,俄罗斯网友直呼破防:差距
新闻动态
中俄军演,解放军7000吨巨舰威震登场,俄罗斯网友直呼破防:差距
发布日期:2025-08-08 16:07    点击次数:149

最近,一场名为“海上联合-2025”的军事演习在俄罗斯远东海参崴拉开帷幕。主题是“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本意是展示中俄两国间坚不可摧的战略协作。可当参演舰艇的阵容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一个意外却又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摆在了眼前:两国海军的“硬件”实力,似乎已经不再对等,甚至呈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失衡。

当中国海军派出的两艘7000吨级052D型“神盾”驱逐舰,与俄罗斯海军那艘建造于苏联时期的老旧“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并肩航行时,那画面带来的冲击力,是实实在在的。很快,俄罗斯的社交媒体上就弥漫开一种复杂的情绪,不少网友直言“破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本国海军昔日辉煌的追忆,以及对当下巨大装备代差的无奈与沮丧。

这一幕,不仅触动了俄罗斯民众的心弦,也迅速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难道这场本应彰显团结的演习,反而暴露了潜在的裂痕?抑或是,在实力悬殊的表象之下,中俄的“背靠背”关系,正在悄然演变出一种更适应新国际格局的、更务实的合作模式?这种转变的背后,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呢?

水面上的对比

要说这场演习中最直观的看点,那非参演舰艇的阵容莫属。中方亮出的绍兴舰和乌鲁木齐舰,都是中国海军主力中的主力,属于052D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7000吨。它们身上那64单元大口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不仅仅是摆设,既能发射防空、反舰导弹,还被外界认为能兼容射程超百公里的滑翔增程弹药,甚至有猜测其可能搭载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作战能力堪称一流。

美国方面此前对052D的评价可不低,称其为能在大洋上独立作战的强大战舰,防空、对陆攻击和指挥控制能力都非常出色,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协同作战,表现都相当亮眼。这无疑印证了052D在全球同级别舰艇中的领先地位。

再看俄方,那艘“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虽然挂着“大型”的名头,却是一艘诞生于苏联时期的“无畏”级老兵,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下水服役。尽管这些年也修修改改,但与052D这样代表现代海军前沿技术的“神盾”舰相比,代差是显而易见的。另一艘“响亮”号护卫舰,虽然算较新的“守护”级,可2200吨的排水量,与中方的主力驱逐舰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这种直观的装备差距,仅仅是中俄两国海军整体实力悬殊的一个缩影。如今的中国海军,已然是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舰队之一,拥有3艘航空母舰,更装备了超过30艘052D型驱逐舰和8艘更为先进的万吨级055型大型驱逐舰。其远洋作战能力和全球投送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提升。

老海军的困境

反观俄罗斯海军的现状,则显得有些“英雄迟暮”。曾是苏联海军骄傲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如今已事实性退出作战序列,使得俄罗斯成为联合国五常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昔日威风凛凛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现在也仅剩一艘还在改装,而“光荣”级巡洋舰也只剩两艘仍在服役,大型战舰的荣光不再。

驱逐舰方面,俄罗斯海军主要还是依靠少数几艘苏联时期的“现代”级和“无畏”级,这些舰艇大多老旧且现代化升级缓慢。如今,其水面舰队的核心力量已不可避免地从昔日能全球部署的远洋打击力量,收缩为以护卫舰为主的近海防御体系。最先进的22350型护卫舰仅有3艘在役,其他如20380型和22800型,吨位更小,主要承担近海巡逻任务。

俄罗斯海军陷入今日的“硬件困境”,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历史宿命与经济压力的双重结果。苏联解体那年,那些支撑强大海军的造船工业重镇,比如位于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不幸留在了乌克兰。这直接导致俄罗斯失去了建造和维护大型军舰的关键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后续的造舰计划自然是步履维艰。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经济长期受困于结构单一,又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遭受西方全面制裁,主要银行被排除出SWIFT系统。这让俄罗斯的国防预算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支撑建造大型舰艇的巨额开销。建造一艘052D这样的先进驱逐舰动辄几十亿美元,即使是数千吨的护卫舰,也得耗资3亿美元左右。现实面前,俄罗斯海军只能务实地调整战略:未来将由强大的核潜艇承担战略威慑,水面舰队则以相对廉价的护卫舰群,负责近海防御和区域拒止。

背靠背,不求同等

然而,演习中呈现的“装备差距”,并非中俄战略协作出现裂痕的信号。恰恰相反,它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两国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更成熟、更具现实意义的“非对称”战略共同体阶段。双方不再追求形式上的完全对等,而是根据各自的优势和需求,进行功能互补式的深度合作与战略分工,以最大化地提升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整体效能。

在军事层面,这种分工很明确。俄罗斯的优势在于其庞大且先进的核潜艇部队,这些“水下巨兽”是全球核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俄罗斯广阔的战略纵深,特别是远东地区如海参崴,为联合演习和战略部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地理优势,能有效牵制美国及其亚太盟友的军事部署。

而中国的优势则在于其日益壮大且技术先进的常规军事力量,包括强大的水面舰队和经济实力。这次“海上联合-2025”演习的主题是“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这正是中俄军事分工的生动体现:俄方提供战略核威慑和重要的地缘战略纵深,从而在更广阔的战略层面牵制西方;而中方则承担在该区域内常规力量的投送与行动,共同应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压力。

军事合作的背后,是更紧密的经济捆绑。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全面制裁,包括将其主要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这促使俄罗斯加速“去美元化”,并将经济重心转向东方。深化与中国的本币结算,尤其是在能源贸易和远东地区开发上,成为俄罗斯摆脱西方经济桎梏的关键。

普京总统确认将于今年8月31日至9月3日访华,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和上合峰会。此访不仅是对中国此前派仪仗队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的“回访”,更凸显了两国在外交和历史叙事上的高度一致性。共同反对西方对二战历史的篡改,为中俄战略协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道义基础。

务实才是硬道理

中俄两国在二战历史观上高度一致,共同反对西方对历史的篡改,这构成了两国深化战略协作的重要政治基础。当前,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美国及其盟友(如日本、韩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频繁,不仅持续部署航母舰队,还以“航行自由”为名进行军事活动,试图在该区域复制“北约东扩”模式,对中俄两国都构成了直接的战略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俄两国通过常态化的联合军演、战略指挥演习和联合空中海上巡航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军事互信与协同作战能力,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军事威胁。这不仅是军事层面的互动,更是两国在战略安全领域相互倚靠、共同抵御外部压力的具体体现。

经济领域的“去美元化”进程,同样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在金砖国家框架内积极探讨构建非美元支付清算系统,旨在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为两国乃至更多非西方国家提供一个规避西方制裁风险、保障经济安全的替代方案。这不仅是俄罗斯为应对西方制裁而采取的自保措施,也符合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战略目标。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将中俄两国明确视为其全球霸权面临的“外部威胁”,并试图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其主导的全球经济与军事秩序。在这种外部压力下,中俄两国选择“背靠背”式的深度协作,共同抵御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冲击,已成为两国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最现实、也最符合彼此国家长远利益的战略选择。这种合作并非简单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共同战略需求和对国际秩序深刻理解的必然结果。

结语

所以说,“海上联合-2025”演习中,中俄海军在装备上的直观差距,远不是关系出现裂痕的征兆,反而是其关系演进到一个新阶段的缩影。这表明,双方已不再纠结于表面上的实力对等,而是更侧重于一种基于各自优势的、功能互补的务实合作模式。

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里,一个拥有顶尖常规力量、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国,和一个坐拥强大战略核威慑能力、并具备深厚地缘战略纵深的俄罗斯,两者所构筑的非对称战略共同体,其内在的战略韧性与整体效能,或许远比两个在所有方面都追求均等实力的伙伴关系更为强大、也更具效率。这盘着眼于未来国际秩序的大棋,其真正意图和精髓,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舰船数量比拼或吨位排名,而是聚焦于对各自战略资源的最大化优化组合与高效利用,以共同塑造并适应未来的全球力量平衡。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