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特朗普大获全胜?普京终于点头同意会面,地点并非北京,中方这次彻底袖手旁观!
新闻动态
特朗普大获全胜?普京终于点头同意会面,地点并非北京,中方这次彻底袖手旁观!
发布日期:2025-08-18 13:36    点击次数:71

近期国际舞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两场看似顺利的外交动作——促成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以及持续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矛盾和诸多难题。为何一度备受关注的中国北京未能成为美俄对话的场所?中美贸易休战的表象下,美方又为何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文章将逐一揭示这些表象下的国际博弈与大国策略所面临的真实困境。

特普对话:意料之外

特朗普急切推动与普京的会面,这份愿望近期终于有了实际进展。他派遣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前往莫斯科,与普京进行了三小时的会谈。

会谈氛围融洽,普京甚至露出了罕见的笑容,并亲切地与威特科夫握手。普京向威特科夫承诺,俄罗斯愿意通过对话解决与乌克兰的问题。

他还表示正考虑“空中停火”的提议,旨在暂停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以展现诚意。然而,特朗普期望的全面停火,普京并未给出肯定答复。

面对这一结果,特朗普公开宣称“对话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言语间仍透露出明显的不满。与此同时,乌克兰前线战事依旧紧张。

俄军攻势未减,反而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成为其重点打击目标。哈尔科夫地区,俄军使用天竺葵-3无人机接连袭击乌克兰后勤枢纽。

大量军需仓库和火车站遭到摧毁,俄军甚至逼近库皮扬斯克的重要补给线,距市中心仅1.5公里。顿巴斯防线上的乌军也濒临崩溃。

显然,普京在战场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会轻易退让。特朗普曾兴奋宣布将与普京面对面会谈,并提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能参与。

普京对此不感兴趣,他再次强调俄乌总统会晤需要特定条件,目前尚不具备,不急于让泽连斯基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美俄最终确定会谈地点在阿联酋,而非最初传闻的中国北京。外界对此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特朗普是刻意避开中国,以显示美国掌控力。

也有猜测认为,这是俄罗斯平衡外交关系的一种策略。无论如何,北京最终未能成为东道主,也使中方避免了被卷入美俄博弈的复杂局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意告知欧洲盟友,他们没有参与此次重要对话的机会。这无疑加深了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欧洲对美国领导力产生质疑。

贸易较量:施压碰壁

在美俄会谈的背景下,中美间的贸易较量同样复杂而激烈。七月底,中美两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了一次贸易磋商,双方人员谈了一天半。

最终决定将原定8月12日到期的24%对等关税,延长到11月中旬。谈判双方暂时松了口气,但这并不代表贸易战就此画上句号。

尤其在芯片和半导体等核心产品关税问题上,中美两国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美国为了向中国施压,甚至试图将中国购买俄罗斯、伊朗石油的事情扯进来。

然而,中国一句“能源自主”直接回应了对方。中国作为俄罗斯的主要石油买家之一,两国贸易合作正变得更加紧密。

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将责任推到中国身上。特朗普想出“二级关税”的办法,试图挑拨中俄关系。

其目的也是想把中国当作间接施压俄罗斯的工具。但中俄并非可以随意拿捏。前脚中美贸易谈判刚结束,后脚中国就宣布中俄海军将举行联合演习和联合巡航。

中国明确指出这些行动“不针对第三方”,用实际行动表明能源合作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自主选择,任何外部胁迫都动摇不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

尽管特朗普表面上笑容满面地表示谈判进展顺利,财长贝森特也随声附和地夸赞“建设性”。但他们私下里却恼火不已。

因为除了关税延期,美国在农产品采购、金融开放、稀土出口等关键问题上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结果。这些问题始终无法谈拢。

中俄不针对第三方的联合军演,更让美国的“二级关税”制裁显得徒劳无功。更讽刺的是,美国的军工产业链还被中国牢牢掌握着。

没有了稀土,他们甚至无法生产自家的王牌战机。有人直言,他们对外口出狂言,一坐到谈判桌上就底气不足。

政治动机:内外交织

特朗普的外交行动,明显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驱动,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压力。他将对中国的强硬,视为转移国内经济压力、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的有效工具。

美国第四季度将迎来中期选举,特朗普若无法在关税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选民支持恐将面临挑战。这种做法,显然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

他曾大幅提高对中国的关税,随后又转而释放信号寻求贸易磋商。近日他对印度加征25%关税,理由也是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军火。

这与他“先制造舆论压力,再迫使对方出手,自己再拆招”的谈判方式如出一辙。目前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困境,美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争端也悬而未决。

许多人认为,中国9月将举行阅兵仪式,普京已确认出席。若特朗普也能到场,那将是“三巨头同框”的盛况,或许是促成中美俄三国会面的最佳时机。

然而,特朗普却摆起了架子,声称中方在6月发出的邀请已经过期,表示要想让他来中国,中方必须发出“正式的邀请”。

美国白宫发言人甚至表示,不认为中美贸易休战期会延长,并坚称对华政策始终正确。这种姿态,就像市场上的砍价,漫天要价才能坐地还价。

对于特朗普而言,9月访华之行确实伴随着不小的风险。他担心会被指责为中国抗战叙事背书,美国国内的鹰派也绝不会同意他这样做。

如果9月行程无法实现,特朗普可能需要等到10月底的APEC峰会。他曾透露计划先访问韩国,然后再顺道访华。

对特朗普来说,这种做法显然更具务实性。这既能延续他“亚太再平衡”的口号,又能在11月关税到期前,继续与中国进行周旋。

但特朗普的剧本最终能否上演,还需要看中国是否愿意配合。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态,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

如果美方不调整态度,特朗普访华这件事情就有可能被无限期搁置。特朗普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强调需要中国的“邀请”。

目前看来,北京似乎没有为他“留座”的必要了。中美贸易的博弈,其影响早已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美国对进口车加征25%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的出口平均价格大幅上涨。而美国消费者则成了这场关税战最大的承担者,生活成本显著提升。

笔者以为

“特普会”与中美贸易谈判的交织,描绘了一幅复杂的大国博弈图景。特朗普试图通过高压和排他性策略来主导国际议程,但结果往往是目标受挫,盟友关系也出现疏远。

与此同时,中俄关系的坚实基础以及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坚定立场,正成为国际格局中一股重要的稳定力量。这场外交大戏的后续发展,既考验着各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智慧。

也预示着全球力量多元化趋势的持续深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任何一方试图单边掌控局面的做法,都将面临现实的挑战。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