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35到航母,这场不断扩散的金属病正在侵袭美国,五角大楼高层坦言,如今美军“最大的对手”已经浮出水面,但并不是中国。
美军的F35和F15E这些重型战斗机,居然出现了严重的锈蚀问题。
说到“最大敌人”,其实并不是中国。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火得不行的一组照片,把全世界都给吓到了,原来美军引以为傲的高端装备也难敌“中年危机”——F-35C隐形战机的机身上满是红褐色的斑点,像是得了“金属皮肤病”;而F-15E重型战机的机翼上也布满了黄褐色的锈迹,就像刚从海底捞上来的老古董似的。
最搞笑的是,这些价值几亿美元的战斗机,现在最大的“对手”居然不是中俄的反介入装备,而是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盐雾和潮湿空气。美国海军那解释简直是“年度最佳甩锅”——他们说这根本不算锈蚀,而是隐形涂层里的铁元素在“秀个个性”。
更有意思的是,站在这些“斑斑锈迹”的F-35C旁边,老款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却亮晶晶,一点锈迹都没有。这一对比简直别提多扎心——号称第五代的F-35,在防腐蚀方面居然比不上上世纪的四代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美军解释生锈的问题,是因为隐形涂层里边的铁元素长时间暴露在海洋环境中导致的。
你得知道,F-35C单架的价格高达1.2亿美元,这笔钱能买到40辆最新款的顶级跑车。可如今,这些“空中超跑”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掉漆,美军这个大亏吃得真是有点不好看。
第二点,要说隐形涂层的“薛定谔式生锈”问题,也就是F-35的维护烦恼。这架飞机的隐形层一旦出问题,修起来就像在“薛定谔的箱子”里一样,既存在又不存在,搞得人头疼不已。每次维护时,维修人员都得面对一堆麻烦,简直像在解一个难解的“迷题”。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噩梦。
美国军方对于F-35出现锈蚀问题,简直可以说是现代军事公关的“教科书”——一边坚称这不算生锈,只是涂层变色;一边又偷偷开展紧急维护工作,想挽回那些“在掉渣”的隐形战机。F-35联合项目办公室(JPO)的一份声明,总算揭开了这层“面纱”,坦白他们一向在腐蚀管理方面缺乏靠谱措施,现在只能说“亡羊补牢”了。
就像你买了一辆自称永不生锈的豪华车,开了一年之后就开始掉漆,4S店却跟你说:“这不是质量问题,是您的使用环境太恶劣。”不过说到底,F-35C可是舰载机呀!它的天生任务就是在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中搏斗,这么说吧,要是连这些环境都扛不了,那啥“全球部署能力”不就变成笑话嘛!
持续高昂的维护成本,给美军的后勤保障带来了挺大的负担。
更搞笑的是,F-35在设计时为了省点钱,用了个相对便宜的铁氧体隐形涂料,而不是像B-2和F-22那样昂贵的陶瓷涂层。结果现在维护费用不仅没降,反而更贵了——因为这种涂料不仅容易“变色”,还特别娇气,要经常保养。
美军的后勤部门现在每天都在修飞机,或者是在去修飞机的路上。五角大楼的报告直言不讳:F-35的完好率低得令人担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涂层出了问题。许多战机甚至不得不带着“破损”的隐形涂层去执行任务,这让“全频谱隐身”的性能早就打了折扣。
3、满是锈迹的“海上幽灵”:美军舰艇的生锈危机
如果说F-35的锈蚀问题还不过是个“面子工程”,那么美国海军的舰艇锈蚀状况就真成了“存在危机”了。看到那最先进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披着满身铁锈停靠在日本横须贺,网络上的调侃几乎要掀翻整个太平洋——这到底是“未来战舰”?简直就像刚从海底捞出来的“古董”一样!
美军由“以战备为核心”变成了“以部署为导向”,这可能会让他们的作战水平有所下降。
实际上,这些锈迹可不只是外观上的“颜值问题”,更深层次的是存在真实的结构隐患。更有趣的是前海军副部长罗伯特·沃克曝料:这些美军舰艇锈蚀的背后,折射出海军文化的根本性转变。
在冷战那阵,美军一直强调“以战备为核心”,舰船的维护可是头等大事;可现在变成了“以部署为重点”,战舰像个出租车似的,被不断呼叫调度,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保养。这种“重用轻养”的思路,正逐渐侵蚀着美国海军战斗力的基础。
相较而言,福建舰施工速度飞快,歼35也顺利完成弹射试验,加上纳米涂层的隐身技术,早已改变了太平洋空战的格局。总的来看,当锈迹从F-35的机翼开始蔓延到“朱姆沃尔特”的舰体上,这不单单是装备老化的问题,更反映出美国军队战备体系的全面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