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红配股这档子事儿,说起来,好像人人都懂点皮毛,但真往里钻,有多少人能把里面关节搞得门儿清?
八月尾声,十三家公司,哗啦一声集体甩出分红方案,是不是让你听着有点眩晕?
分红不稀奇,但这配股动作扎堆出,难道背后真没点玄机?
要说A股历来喜欢整点仪式感,越临近月底越喜欢给股民找点刺激,这波操作到底想表达啥,真的就是“老板有钱大家分钱”那种豪气万丈?
还是仅仅为了账面漂亮,吸引一波新韭菜?
这就有点意思了,咱们不妨一起琢磨琢磨,这顿分红大餐,是良心回馈,还是套路重重?
先来捋一遍名单里的那些公司,各家的分红量、分红方式都不完全一样,有的给得爽快,有的就抠了一点,谁是真豪横谁是意思意思,数据都摆在了台面上
博雅生物半年度利润分配,504,248,738股为基数,每10股就给1.5元,明面上不送红股、不搞资本公积金转增
三美股份呢,更直接,一股不多一股不少,每10股给3.2元现金,算一算一共要撒出近两亿到股东手里
恒力石化气势最盛——六十多亿现金红利,基本不带眨眼的,这排场,说是龙头公司也不为过了
另外那药康生物就显得有点顾家了,“每10股0.3元”有点像过年发个红包给小朋友,意思到了就行
还有中车,大家应该都熟——中国中车,巨无霸一个,控盘一个动作怕是能掀起三浪,派发31.57亿,这数字也老是让人念头飞一阵
你问分红那些具体比例,划出来给你看
好家伙,爱玛科技分出去五个多亿,占到净利润的45%,比一些眼里光盯着钱袋子的公司敞亮多了
日辰股份、青岛食品、京基智农这些公司,分红没那么炸裂,但都算是小而美,派现十一回、二十三回、二十一回数起来也是有点忠诚度了
重庆水务、时代新材,大庆华科,也各自贡献了点小红包,虽然挂在“每10股0.7元”“每10股0.15元”这样的数字里,其实再拆开看,钱数对于散户确实不多,但架不住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看长远
不过话说回来,单有数字不算什么,整个分红配股这操作,到底给投资人带来的是实在还是虚幻?
这就得好好琢磨一下
市场上老话讲“分红是公司回馈投资者的最好方式”,因为现金到手才是真赚的钱,K线图上那些高低起伏谁又真能拿捏得准?
可现实中真实行起来,分红方案一出,“分红前几天股价不太动弹”这事又摆在前面,怎么看就有点诡异
你说照理应该利好公司,资金都要闻风而动
偏偏,大部分时间却风平浪静,不带什么大行情
为啥会这样?是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套路,知道分红完股价要除权,所以提前观望,大多数人也就等着分红那一天,冲一把回本走人,不会提前大举进场
还有一层,就是这分红表面上是“公司赚钱了大家分钱”,但真格分到你手上的“分红收益”,往往会被除权那一下直接打掉一部分水分
说白了,你拿到分红,除权那天股价会顺势下调,爱玛科技派五个多亿,第二天如果股价下去了,账面浮盈变成浮亏,散户高兴没两天就又遭遇现实暴击
这种反转剧情多少次在股市里都上演过
散户一般比较容易被分红方案吸引
总以为拿了分红,日子就美滋滋了,实际操作下来反而容易忽略了分红本身其实并不能让你躺赚
多半时间还得看公司基本面
谁能保证出完利好,市场不立刻用各种理由砸盘?
多看几家公司分红的比例你就懂了,比如京基智农派现额度占净利润比例高达87.22%
看上去气势磅礴,仿佛是“公司为股东掏心掏肺”,但高比例分红有时候也意味着公司没啥扩展新业务的欲望
毕竟,真要看长线投资的,公司留筹资金搞研发、搞扩张才是硬道理
老是把钱都分了,董事会也是人,自己留多少也得有考量
况且你看时代新材都已经上市第23次派现,青岛食品上市至今21次分红
这种频率,确实叫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稳定之道
但要是真算账户收益,有多少人最后靠分红发财?
还不是大头都在股价上
分红方案出的频,也不一定和公司发展前景画等号
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分红率高的公司通常股价表现稳健,哪怕短期内遇到差价波动,长持收益相对踏实
这其实也是越来越多机构愿意抱着一只分红公司死守的原因
数据显示,中长期资金对一年多次分红的企业持仓周期要比一年分一次的公司多出20天呢
这20天,背后可不简单
单靠短线投机赚分红那点钱,不如长期埋伏,时间一拉长,分红+股价成长才是财富的底层逻辑
你留心去观察市场,分红方案一出,通常只有那些业绩本来就不错的公司,才能做到稳定常分红
说明什么?
公司本身业务盘子大,年年有余粮,分红也有底气,股价自然也跟着更有安全垫
如果哪家公司分红方案一爆,股价立马火箭起飞,那多半是有人提前布局
正常情况反而是“平稳过渡”,大家用脚投票,策略很清醒
所以那些“分红前几天股价不涨不跌”的怪现象,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市场参与者已经高度成熟,大家都知道怎么玩这一把
还有,有些公司分红频率高也许是因为行业本身稳定,像水务、食品、材料这种“日用刚需型”,波动小、现金流稳、“分红”成了例行公事
不像那些互联网概念、成长性行业,宁可把钱砸研发砸扩张,也不乐意把现金分出去
毕竟人家要赌未来,不只是眼前这一点点改命钱
咱们看这些公司派现的次数,爱玛11次、时代新材23次、青岛食品21次,大部分都在细水长流的小行业里
所以分红的价值是什么?
长期来看是稳定收益,公司用行动告诉市场:“我不玩花活,就踏实给股东分钱”
一年分几回,成了机构投资者筛选“优质标的”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不是那些天天画饼“未来无限好”,结果账面上连分红都看不到的概念股、炒作股
这就回到一开始的悬念,分红前股价不涨的怪象,其实不怪,大家都懂了什么叫“利益兑现”——行情早就提前释放,到了分红那天除权才是关键节点,之后是不是能回补,还得看整体市场情绪和公司实际经营能力
分红方案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除权日才是考验投资者眼光的终极舞台
你要是新手,还没明白这些门道,建议每个分红公告眼珠子都多转几下,别只看到“给钱”那俩字,就高兴地一蹦仨尺
股价才是决定盈亏的真刀真枪,分红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除权日之后,股价通常都会回归理性
谁还能继续抗住波动,谁才能笑到最后
其实说到底,分红方案扎堆出,既有政策推动,也有市场内卷
A股一直讲长期主义,慢慢变得讲“常分红”
资本生态越来越健康,所谓的分红,就是让企业变“靠谱”
不分红的公司很快会被市场筛掉
而分得太猛又缺乏成长动力的企业,最后也只能原地踏步
分红和公司成长之间,本来就是一场平衡赛
未来还会有更多分红方案扎堆出来
你问是利好吗?
确实对市场整体情绪有推动
但对个人来说,别光盯着分红
业绩才是硬道理,长期才是王道
有人说分红是股市的“良心面包”
其实股价是“蛋糕”,分红只是“奶油”
没有业绩支撑,分红再多,最后都是一场虚欢喜
每天研究分红,不如多了解主营业务,不如把关注点拉回到公司本身
分已经分了,钱是真钱,但未来的行情,一半靠耐心,一半靠公司实力
你怎么看分红前股价不涨的怪现象?
分红方案扎堆,你会不会更愿意投资这些常分红公司?
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的观点,谁说得最贴近你的心声?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