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妮在东京世锦赛创造了自己成名后参加大赛的最差战绩13秒12,较前年亚运会、去年奥运会、今年亚锦赛都有退步。一直以来,高喊“遇强则强”的吴艳妮都给大家一个假象,那就是大赛不怯场,她的心理足够强悍,但这可能是小妮子在假装坚强,不想让大家看到她内心的柔软。
很多田径迷觉得个性十足的吴艳妮是大赛型选手,可是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都知道,吴艳妮严格来说不算大赛型选手。2023年大运会夺银,被看做亚运会夺冠第一热门,却大热倒灶抢跑犯规;2024年单刀赴会横扫东瀛,但在奥运会战绩一般;2025年60米栏突破职业生涯最佳,而世锦赛起跑出现重大失误。
吴艳妮职业生涯的好成绩都不是在奥运会世锦赛跑出来的,其PB12秒74是去年全国冠军赛缔造的,12秒76也是在欧美主流媒体并不关注的成都大运会。按照道理说,在强敌环绕的奥运会世锦赛,更容易被带出一个好成绩。但吴艳妮在大赛总是身体发紧,节奏紊乱,找不到最理想的感觉。
稍有风吹草动,大赛敏感质的吴艳妮就容易被干扰,杭州亚运会印度选手亚拉吉极其微小的动作成功“晃点”吴艳妮抢跑;此番世锦赛邻道选手爱尔兰的拉文鸣枪前有一个抬头动作,机器都检测不到,吴艳妮却察觉了,她本能的想跟着动,又极力控制住,等枪真的响了,吴艳妮再动就晚了,从电视机画面看她明显愣了一下慢了一拍。
明明吴艳妮不是大赛型选手,为什么我们都认为她是呢?小妮子大赛没有过超水平发挥,很多时候表现低于预期,但她个性太强,自带气场,包括标志性指天动作之类的,让大家感觉她很霸气,一点也不怯场:真要是特别紧张,哪还有精力化妆整活呢?久而久之,我们就虚构了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吴艳妮,尽管从数据看,她大赛能力平平。
其实吴艳妮自己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制造一个百毒不侵的人设,从心理学的角度,算是保护机制——我告诉你们,我吴艳妮遇强则强,我是大赛不怯场选手,我不CARE你们,我有强大的屏蔽力,所以你们就不要徒劳无功的抹黑我奚落我了!
其实吴艳妮最想达到的目标亚锦赛、亚运会、全运会夺冠,世锦赛、奥运会进入半决赛,没有一个得偿所愿,运气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越想做到越做不到。所以我的结论是,吴艳妮纯技术世界顶级,平跑绝对速度非常糟糕,心理抗压一般,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