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福建舰入列,俄媒一句话点评有这样的朋友,俄方太有面了
新闻动态
福建舰入列,俄媒一句话点评有这样的朋友,俄方太有面了
发布日期:2025-11-23 12:01    点击次数:188

有时候,一场技术的突破,能让一个国家的脸面彻底变样。最近中国在航母上的进展,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11月7日那天,福建舰正式入列,央视新闻直接开大屏宣告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真正的硬实力跨越。

想想之前,咱们还在为“辽宁舰能不能用”争吵呢,现在直接站到世界航母强国的队伍里了。

很多网友说,这次福建舰亮相,科技含量高得让人“看不懂”。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电磁弹射。

以前大家只在美剧里看过这玩意儿,美国福特级航母用了好几年还没调顺,中国这边一上来就搞定了,还把歼-15T、歼-35、空警-600这三大主角全都弹射上天,

全球都在看直播。

这是真正的“弯道超车”,不是嘴上说说。你想啊,传统的蒸汽弹射,效率低、能耗大,还挑飞机类型,福建舰用上电磁弹射,连无人机都能随时起飞。

这技术,不光让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直接翻几倍,更是证明了中国在高端制造上的底气。

更让人觉得戏剧性的是,同一时间,老大哥俄罗斯那边的“库兹涅佐夫”号却被宣布彻底封存。这艘航母服役快40年了,苏联红海军时代的象征,结果最后还是修不动了。

船坞沉了、甲板烧了、设备老化,修了几年都没修好,俄罗斯官方也只能认了,说“没维修价值了”。

有意思的是,这艘船其实是中国辽宁舰的“同门兄弟”,当年大家都是苏联家族出来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辽宁舰被中国接手,成了航母事业的起点;库兹涅佐夫号却在母国手里落得拆零件的下场。官方媒体都忍不住感慨,说有中国这样的朋友,俄罗斯真是“有面子”。

这话里不光有羡慕,还有点无奈吧。

很多人问,为什么中国能做到,而俄罗斯做不到?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科技和经济的底子不同。中国这几年造航母,完全靠自主设计,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福建舰这次最大亮点,就是全球最大常规动力航母,还能满载六七十架舰载机,排水量直接上了八万吨。有人说这只有核动力才做得到,中国偏偏用常规动力就搞定了。

电磁弹射的能效、弹射速度、适应性都甩了传统技术好几条街。美国福特号还在为电磁弹射故障发愁,特朗普甚至公开说要回归蒸汽弹射,被不少网友嘲讽是“技术吃瘪”。

但懂行的人都明白,这就是被中国领先后有点“酸”。

反观俄罗斯,虽然它现在把重心放在核潜艇和高超音速武器,但航母这一块真的“掉队”了。

库兹涅佐夫号最后的结局,就是零件拆了分给别的舰艇,船体可能拆解出售,甚至有传说印度可能会接盘。靠着冷战遗产撑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得认现实。

其实这种对比,不光是两个国家技术路线的差异,更是经济实力和战略眼光的体现。

中国如今三艘航母齐头并进,从辽宁舰的滑跃起飞,到山东舰的国产化,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梯队。每一艘都有自己的定位,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种“梯队式”发展,让中国海军具备了全球远洋投送的能力,不再只是近海防御。很多军事评论员都说,中国航母的进步,意味着世界海军力量的重新洗牌。

但这背后也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航母不只是技术和武器,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中国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不只是造船厂和工人,还要有政策支持、科研投入、庞大的工业体系乃至坚定的战略信念。俄罗斯航母的“黄昏”,其实也是大国转型阵痛的一个缩影。

它选择了另一条路,但在航母领域,只能暂时告别主舞台。

未来,中国的三航母格局还不是终点。福建舰只是新的起点,后续还会有更大的突破。技术的进步不会停,国际格局也在变化。

也许几年后,咱们还会看到中国海军有更多让世界瞩目的时刻。每一次技术跨越,都是一场国家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人自信心的再一次提升。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