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1年:金太宗赏衣羞辱宋徽宗,亡国之君的最后一层遮羞布被扯下
1131年冬天,金国上京会宁府的寒风里飘着一封特殊的谢恩奏折。被囚禁五年的宋徽宗颤抖着笔写下"臣佶叩谢天恩"时,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像未干的泪痕。三天前,金太宗完颜吴乞命人送来两套粗布衣裳,名义是赏赐,实则是通告——他的儿媳邢皇后刚为金国皇帝诞下皇子。
这个在《金史》中仅用二十余字记载的事件,撕开了靖康之耻后最鲜血淋漓的伤口。1127年汴京城破时,金人用铁链拴着徽钦二帝北上,随行的邢皇后当时还是太子妃。史书说她"颜色绝丽",这个评价成了灾难的开端。押解途中就有将领强行玷污皇室女眷,到上京后,包括邢氏在内的后妃们被编入"洗衣院"——这个挂着劳役名头的机构,实则是金国贵族的娱乐场所。
金太宗在1130年将邢氏纳入后宫时,特意让被囚在五国城的宋徽宗知道消息。
第二年皇子完颜守宁出生,金人把婴儿的襁褓布裁成衣裳送给宋徽宗父子。这种操作相当于现代人把出轨证据打印成贺卡寄给苦主,还要对方签收确认。
被关在土牢里的宋徽宗确实签收了。他私下对同样被囚的郑皇后咬牙说"金人欺人太甚",转头却写了篇辞藻华丽的谢表。字里行间把粗布衣裳夸成"鲛绡珍裘",将羞辱包装成"异数殊恩",甚至肉麻地表示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这份现存于《大金吊伐录》的文书,比岳飞的《满江红》更真实地展现了亡国奴的心态。
当时被扣押的宋朝官员曹勋在《北狩见闻录》里记载,金国贵族常让宋徽宗穿着赏赐的衣裳出席宴会。那些粗麻布故意染成赭色,是宋朝囚服专用色。有次宴席上金太宗当众问:"南朝皇帝可识此衣?"六十二岁的宋徽宗立即离席跪答:"此乃陛下所赐殊服。"在场金国将领的哄笑声中,这位曾经开创瘦金体书法的大艺术家,把自己活成了最屈辱的艺术品。
邢皇后的结局更令人唏嘘。她生的皇子三岁夭折后,史料中再不见记载。同时期被掳的宋钦宗朱皇后因不堪受辱投水自尽,而邢氏选择活着承受所有骂名。后世道学家指责她"不知廉耻",却没人问过洗衣院的烙铁有多烫。
金国档案馆里留着份有趣的记录:1135年宋徽宗死后,金人发现他贴身藏着一块从赏赐衣服上剪下的布片,上面用血画了幅汴梁城楼图。就像被拔光羽毛的孔雀还惦记着开屏,这位亡国之君到死都在用艺术对抗现实。只是历史从不给失败者打柔光,那些血画的线条,终究和北宋的繁华一起冻死在黑龙江的冰层下了。
有些衣裳穿在身上是体面,捧在手里是尊严,而摊开来——不过是块遮不住羞耻的破布。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