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0:3。
这数字,像冬天里没开暖气的房间,冷得人心里发空。
我瘫在沙发上,脑子里乱哄哄的,倒不是因为输球本身——说实话,打巴西,这结果不算太意外。
让我梗在那儿的,是比赛开场那要命的180秒。
真的,我刚泡好一杯茶,屁股还没跟沙发混熟,球就进了。
巴西队那个叫凯兰的边路快马,拿球就跟踩了风火轮似的。
咱们的后卫宋语,当时也不知道是咋想的,离人家八丈远,那防守距离,宽得能再塞进去一个前锋。
人家姑娘也没客气,抬脚就射,球应声入网。
那一瞬间,教练在场边准备的所有战术板、动员会上的所有豪言壮语,估计全被这一脚踢得粉碎。
开局就被人掀了桌子,这牌还怎么打?
可最有意思的也在这儿。
你以为这群十几岁的小姑娘就此缴械了?
她们没有。
丢球之后,中国队反倒像是被一盆冷水浇醒了,整个阵型猛地往前压,踢得那叫一个不管不顾。
说白了,就是一股子“反正已经这样了,老娘跟你们拼了”的狠劲儿。
那一刻,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足球这玩意儿,它不光是技术和战术,它还是口气。
我们开始有机会了,而且是那种能让你直接从座位上蹦起来的机会。
俞天桢的单刀,就差那么一脚;周欣怡那个漂亮的转身抽射,也几乎是必进之球。
可对面巴西的门将,今天出门肯定是拜过神了,各种飞天遁地,活像个装了八个手臂的怪物,硬是把我们一次次的希望给摁了回去。
上半场快结束时,我们送了个点球,我心都凉了半截,结果对方居然给罚丢了!
你说这剧本刺激不刺激?
老天爷好像故意在逗你,先给你一巴掌,再给你颗糖,让你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反复横跳。
但足球场上,运气这东西,终究靠不住。
下半场,巴西队一个叫埃夫林的球员,站出来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不讲道理”。
那脚世界波,皮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简直就是对物理学的公然挑衅,别说我们的门将牛子琪,你就是换布冯来,也只能站在原地鼓鼓掌。
紧接着,又是一脚穿透灵魂的直塞,比分瞬间变成0:3。
这两个球,彻底把我们打回了现实。
它告诉你,当人家队里有那么一两个能靠个人能力决定比赛的“妖人”时,你所有的战术和努力,都可能变得不堪一击。
赛后很多人又在老调重弹,说我们输在身体对抗。
这话没错,但太笼统。
我们的姑娘在脚下活儿、在小范围的配合上,真的不虚她们,甚至有时候传导得比她们还流畅。
可一到需要上身体、拼速度的时候,就明显“降了一个维度”。
那感觉就像,你开着一辆精心调校过的赛车,过弯技术一流,结果人家开着一辆重型卡车,直接奔着你撞过来了,不跟你玩技术,就玩吨位。
这是我们青训体系里一个绕不开的死结,我们总想培养出梅西,却忘了足球场上同样需要加图索。
当然,这次U17女足世界杯,我们也不是白来一趟。
小组赛5:0赢挪威,4:0胜厄瓜多尔,历史上头一回冲进淘汰赛,这都是实打实的进步。
这批小花们,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足不一样的东西,她们更自信,更敢于在场上做动作。
这0:3,与其说是终点,不如说是一块昂贵的试金石,它清清楚楚地告诉你,我们的优点在哪,短板又在哪。
所以,咱们也别急着唉声叹气了。
这条路还长着呢。
各位觉得,我们是该继续把技术这条路走到黑,相信有一天能“以巧破力”,还是得赶紧亡羊补牢,从娃娃抓起,把身体素质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评论区里聊聊你们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