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再掀冷门!许利民执教北京队遭遇两连败,赛后坦言输球原因
,又在90:93惜败给强劲的辽宁,两场下来直接掉到了小组第四。这排名看着真有点尴尬,小组出线都悬了。
说起来,这支全运会的北京阵容其实挺豪华。毕竟是把首钢和北控两家俱乐部最能打的人凑一起,本以为合体就能玩出新花样。但现实啪啪打脸:资格赛时还算顺风顺水,到正式比赛里这“强强联合”却成了纸面上的美好想象——结果就是现在这样难堪局面。
第一战对阵天津,北京开局13:3,看得观众心潮澎湃。前三节一直压着对手打,但最后一节突然进攻断电、防守也松懈,被天津连续追分完成逆转。这种剧情要搁电影里都嫌狗血,可偏偏发生在现场。一场本来握在手里的胜利,说没就没。
第二战碰上辽宁,北京并没有放弃希望。从头到尾比分咬得死紧,老将带着年轻人拼到底。但关键时刻年轻球员罚球失准,加上方硕最后那记三分弹框而出,全队只能吞下遗憾,又多了一次落败经历。这两场比下来,其实距离胜利只差临门一脚,却始终跨不过去。
输了以后发布会上气氛很真实,也很无奈。老帅许利民直接摊牌:“我们来了10个人,现在范依鸣腰伤缺席,只剩9人可以用。”他说自己这支队伍已经快成“老弱病残”,这个词听起来扎心但确实贴切。有时候巧妇真的是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也顶不住没人啊。
实际上从球队组建开始,这支北京代表队一路挑战不断。本来大家还觉得既然首钢跟北控联手,那肯定实力爆棚吧?但等资格赛结束、正赛过半才发现,好像只是名字响亮而已,“联合”二字变成空谈,对实际效果一点帮助都没有。
核心主力一个个缺席也是闹心事儿之一。比如周琦跑去帮四川征战全运会;曾凡博则冲刺NBA暂离球队;丘天旧伤复发不得不退出;范依鸣更是在赛前突然腰伤倒下……这些变化让原本计划好的轮换彻底乱套,就剩下一批硬撑的老人和状态起伏的小伙子,上哪找优势?
还有身体状况问题不能忽略,上个CBA季首钢杀进决赛,让很多骨干累积不少旧伤,还没缓过神又投入备战全运会,中间恢复时间根本不够用。而且按照CBA安排,全运刚完马上季前赛就开锣,对那些年纪大的主力来说压力山大,每打一场都是硬扛,不受点小伤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再说战术匹配,有些环节看着挺玄乎,但执行起来往往不是那么回事。例如第一场末段,许指导试图靠“小阵容”突围,希望速度加外线火力弥补内线短板。不过这种打法吃的是团队默契和实时状态,而现场五小组合明显掉链子,不管进攻还是防守,都出了岔子,所以最终翻车其实也是预料之中。不少圈内朋友私下聊的时候吐槽:盲目套公式,不一定有效果,该因地制宜才靠谱!
尽管如此,北京男篮并非毫无看头。如果只盯输赢未免太苛刻,要知道像方硕今年已经35岁,还有翟晓川32岁,这或许就是他们最后一次站在全运舞台。他们每次关键时刻总能站出来顶一下,无论成功与否,那股坚持劲儿真的令人敬佩。“拼到底、不留遗憾”的信念,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喜欢篮球的人来说,就是值得点赞的一幕。
至于年轻人的表现嘛,也有闪光点,比如廖三宁虽然命中率低迷,不过连续两场送出了22次助攻,他组织能力肉眼可见,只要投篮找回感觉,以后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号位选手。目前来看他需要调整的不止技术,更重要的是心理抗压能力,大场面的应变经验还是短板,但成长空间巨大,这是很多粉丝愿意继续关注他的理由之一吧!
未来走向谁也不好提前盖棺定论,目前还有两个小组生死战摆在那里。如果能够稳住拿下,那么晋级希望犹存,否则只能接受淘汰现实。在这种压力下,每个人都会被逼到极限,从教练到替补,没有退路可言。不少网友感慨:体育竞技就是这么刺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下一个冷门是不是就在你支持的球队身上演绎——这也是热爱篮球的人不停追看的动力所在!
整支北京男篮现在处境艰难,有人员困扰、有磨合障碍,也有技战术选择上的纠结。但该拼的时候不会有人退缩,该负责的时候没人推卸责任,无论成绩如何,都是真刀真枪地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瞬间。所以对于每一个关心他们的人而言,看球不仅仅为了喜悦,更为了陪伴那些正在奋斗中的英雄们直到哨声响起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