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要人物,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54年,直到1990年才获得自由。杨虎城则在1949年于重庆戴公祠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那位负责抓蒋介石的孙铭九,在西安事变之后,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如何呢?
西安事变的由来
1931年9月,日本炸毁了他们自己修建的南满铁路,然后假装是中国军队干的,以此为借口,开始进攻沈阳的北大营。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和嚣张气焰,东北军阀张学良选择了不抵抗,带着东北军撤入关内,结果日军轻易占领了东三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在日军侵犯的时候,蒋介石没有联合国内所有的力量来抵抗敌人,反而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采取了“先解决内部问题再对外”的策略,让国民党军队去追击和攻击由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当张学良指挥的东北军进入内地后,蒋介石指示张学良带领他的部队前往陕北,任务是包围并打击红军。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当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张闻天、周恩来、贺龙等人,前往西安见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头目张学良和杨虎城,提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然而,国民党顽固派并不答应,扣押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危机。最终,在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解决的立场下,经过各方努力,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张学良手下的兵大多数来自东北。他们的老家被日本军队占领,亲人也在那里受苦。这些士兵心里非常难受,他们更希望与日军战斗,夺回家乡,而不是在西北和自己人相争。
东北军士气不高,打仗时连连输给红军。张学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决定和红军停战对峙,不再主动攻击。这件事让蒋介石很生气,他亲自去了西安指挥战斗。
蒋介石到了西安,命令张学良和杨虎城继续攻打红军。张学良为了国家大局,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蒋介石不肯听从,执意要攻打陕北的红军。
后来,蒋介石打算让蒋鼎文和卫立煌代替张学良、杨虎城,继续对抗红军,这使得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张学良和杨虎城决定采取行动,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
1936年12月12日一大早,张学良和杨虎城发起了西安事变。
东北军的士兵向蒋介石在骊山北边的住所华清池发起了攻击。蒋介石从卧室的窗户跳了出去,想逃跑,但因为摔伤了后背,跑得不快。最终,他在骊山半山腰的一块石头后面被张学良的警卫营长孙铭九抓住了。
在与东北军的战斗中,蒋介石的护卫队伍几乎全部阵亡。在这场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宪兵团团长蒋堃、侄孙蒋孝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邵元冲以及边业银行西安分行经理王景樾都英勇牺牲。
国民党的一些重要官员,比如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人,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了。
第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
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内部意见不一。宋美龄和宋子文等认为应该通过和平对话来解决危机,防止局势变得更糟。而何应钦、戴季陶等人则主张用武力对付张学良和杨虎城,以维持国家的统治秩序。
何应钦采取了一些军事措施,切断了西北地区的通信和交通,防止消息外泄,引起外界的恐慌和混乱。他还调动了中央军,准备从陇海铁路沿线向西安发动进攻,并调集空军,准备轰炸西安周边的军事目标。一时间,东北军、陕军和中央军之间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宋美龄和宋子文等人为了保住蒋介石的性命,强烈反对何应钦发起军事行动。在压力之下,何应钦不得不暂时搁置进攻张学良的计划。宋美龄亲自飞往西安,与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谈判。与此同时,我党派遣周恩来前往西安,帮助调解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社会各界人士,包括阎锡山、刘湘、韩复榘、龙云、马步芳等地方军阀,也纷纷向张学良施压,要求和平解决此事。
张学良的东北军不如南京政府的中央军,他也不想和中央军打起来。蒋介石答应张学良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的请求后,就释放了蒋介石,并亲自护送他到南京。到了南京后,蒋介石却食言,把张学良软禁了。软禁了54年,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被台湾当局释放。
孙铭九在时代的洪流中
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西北军内部闹得沸沸扬扬。一些年轻将领如孙铭九、苗剑秋、应德田等人主张武力营救张学良,而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等将领则主张和平解决,双方因此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孙铭九等人中的“少壮派”将领甚至派人杀害了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此举引起了东北军内部的强烈反弹,大家都要求严惩凶手。孙铭九因此成了众矢之的,不得不暂时躲到红军的根据地去了。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为了不破坏这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没有接收应德田、孙铭九这些人,他们只好离开苏联,先去了天津的租界,后来又到了上海的租界躲藏。
1943年,孙铭九加入了汪精卫的阵营,在那里担任参赞武官。到了1944年,他的职位得到了提升,成为了山东伪保安副司令。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孙铭九又投靠了国民党。
1945年冬天,孙铭九被人民解放军抓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孙铭九担任了上海市政府的参事等职务。
改革开放以后,他又成为了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孙铭九去世,享年91岁,算是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