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的人发现了一些危险信号。同花顺Level -2的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已经连续三天净流出了,融资余额的增速也跟不上成交额的增长速度,个股的涨跌比竟然达到了冰冷的1:2,这就意味着很多人是赚了指数却亏了钱,这可真是当下最让人扎心的现实。不过,真正的炒股老手们却在默默地布局。当3月科技股涨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就减持港股科技股,转身去抄底白酒、券商和地产股,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这些板块都跌回3000点了。”当时有95%的人都觉得他们傻,可现在指数都涨了600点了,那些被认为是“傻子”的人,他们手里的持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浮盈了。市场的节奏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越来越慢。永赢基金发现,今年成交额从1万亿到1.8万亿用了四个月,从1.8万亿到3万亿又花了两个月;可不像去年10月,成交额一下子就从1.3万亿跳到了3.5万亿,然后就出问题了。
老股民们肯定都对去年10月8日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政策的春风一吹,沪指刚突破3000点,就像点燃了一团巨大的火焰,瞬间引爆了全民狂欢。国庆长假的兴奋情绪还在持续发酵,市场一开盘就直接涨停,大爷大妈们更是热情高涨,恨不得把证券营业部的门槛都给踏平了。可再看看现在,这次成交额距离历史峰值只差3000亿了,散户们却像是约好了一样,集体选择了“躺平”。数据是不会说谎的。7月A股新开户数达到了196万户,和去年相比,猛增了71%,按说这些新开户的股民应该像新鲜血液一样,给市场带来活力才对,可实际上,这些股市“新兵”大多都没有真正下场去拼搏。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现在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主要是两大“主力”:一个是险资、养老金等组成的“国家队”,另一个就是前期错过了行情,现在咬着牙回来补仓的机构。在抖音上,A股 3万亿成交的话题播放量超过了12亿次,可评论区却吵得不可开交,分成了两派:一派信心满满地高喊着“4000点不是梦”,另一派则冷笑着觉得“3万亿就是见顶信号”。在市场情绪如此分裂的背后,其实是资金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的“924行情”,完全是被散户的情绪推着走的,那时候,短视频博主喊一句“全仓猛干”,就能在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但今年不一样了,那些复杂的算法好像都不太灵了。Z世代的年轻人,看着“牛市暴富”的视频,其中73%都是第一次接触股市,不过他们更多的是在旁边看着热闹,而不是真正进入市场。现在,真正能决定市场价格的权力,已经转移到了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手里,它们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在不断增持A股,到现在,占比已经超过了30%。
再看看推动指数上涨的“发动机”,也像是换了新的燃料。这波从3040点到3900点,足足500点的涨幅,可不是靠散户们喜欢热炒的题材股,而是银行股在默默地扛着大旗。就像农业银行,今年已经涨了32%,可市盈率却一直卡在5倍,稳得就像放在秤上的秤砣。一直到8月中旬,白酒、券商、地产这些之前一直“沉睡”的权重板块,突然就像被唤醒了一样,在短短十天内,就把指数往上推高了200点。不过,这些板块大部分还在3000点附近徘徊,和去年10月的高点相比,还差着20%的距离呢。要是它们都能真正启动起来,那指数冲上4100点,几乎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小盘股的情况就更有意思了。去年10月,中证2000指数还在1500点的低位趴着,跟着大盘一起上涨;可现在,同样是这个指数,已经站在了3000点的高位,估值分位数都快接近100%了。这意味着,就算指数继续往上涨,中小盘股反而有可能成为主力资金出货的跳板。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爱开玩笑。2007年的大牛市,散户们追涨杀跌,最后制造出了泡沫;2015年的杠杆牛,配资盘把市场搅得乱七八糟,就像经历了一场战争;就连去年的“924行情”,也只是一场被情绪左右的短暂狂欢。但这一次,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了。
政策方面,也不再是简单的“救市”,而是升级成了“治市”。退市新规就像一把严格的筛子,把那些垃圾股都给筛了出去,分红新规也让那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企业在市场上混不下去了。中央汇金手里握着万亿的“类平准基金”,就像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程序化交易也被加上了监管的缰绳,不能再随意乱来。外资嘴上说着有“风险”,但实际行动却很诚实,韩国散户对中国股票的持仓量飙升了近30%,野村也赶紧调高了A股的配置比例,已经冷了三年的北向资金,也开始往回流动了。就连大家的存款“搬家”,都变得理性克制了起来。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住户存款减少了1.11万亿,而非银机构的存款却一下子增加了2.14万亿。这说明,钱并没有直接冲进股市,而是通过ETF、公募基金等方式,间接进入了市场。这种方式,就像是给慢牛行情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在上海广东路的老股民沙龙里,气氛有点微妙。有的人围着“网红爷叔”,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寻找灯塔一样;有的人则盯着反诈宣传栏里“股神卷走4500万”的案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那些在线下炒股沙龙里,整天高喊着“满仓干”的大V们,也都悄悄地开始把流量变现,转身跑到抖音直播间去了。
技术派的人发现了一些危险信号。同花顺Level -2的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已经连续三天净流出了,融资余额的增速也跟不上成交额的增长速度,个股的涨跌比竟然达到了冰冷的1:2,这就意味着很多人是赚了指数却亏了钱,这可真是当下最让人扎心的现实。不过,真正的炒股老手们却在默默地布局。当3月科技股涨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就减持港股科技股,转身去抄底白酒、券商和地产股,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这些板块都跌回3000点了。”当时有95%的人都觉得他们傻,可现在指数都涨了600点了,那些被认为是“傻子”的人,他们手里的持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浮盈了。市场的节奏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越来越慢。永赢基金发现,今年成交额从1万亿到1.8万亿用了四个月,从1.8万亿到3万亿又花了两个月;可不像去年10月,成交额一下子就从1.3万亿跳到了3.5万亿,然后就出问题了。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也很戏剧性。8月25日,上海突然出台了“沪六条”,外环外取消了限购,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能涨到216万。这一政策出来,地产股马上就有了反应,万科、金地的股价直线拉升。但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政策并没有在散户中引起狂热,反而被机构迅速解读为“经济托底信号”,很快就消化了。历史是不会简单重复的,因为A股已经像是经历了一场蜕变,有了新的“基因”。现在存款利率都跌破1%了,理财也几乎没有什么收益了,“房住不炒”也已经成了大家都认可的观念,全球的资本都在“资产荒”的大环境里,疯狂地寻找可以依靠的地方,而这个时候,有着3万亿成交规模的A股,就像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成为了唯一能够承载大量资金的地方。在A股市场里的这场“战斗”,已经不再仅仅依靠热血和勇气了,更重要的是要对规则有敬畏之心,还要能洞察市场的周期变化。就像广东路沙龙里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股民说的:“牛市就像是一份只送给老手的礼物,新手可能只能收到一堆让人头疼的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