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陕北的红军队伍换上了新装,变成了八路军,也有人称它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的成立意味着原来的三支主要部队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可以领取国民政府的军饷了。但由于编制仅限于三个师,许多将领不得不接受较低的职务。例如,原红9军团的军团长罗炳辉,被任命为八路军的副参谋长。
罗炳辉从军团领导的位置调到了副参谋长,虽然级别下降了,但他没有一句怨言。这事让毛主席知道了,他非常生气,说:“这分明是欺负老实人!”
那么,罗炳辉和毛主席之间有哪些往事呢?毛主席有没有给他调过工作岗位呢?
【神枪手罗炳辉,毛主席问他:你能用枪打飞鸟吗?】
在1930年,罗炳辉带领吉安靖卫大队发起反抗,之后队伍改编为红军江西第五独立团,他本人也成为了这个团的团长。
部队刚刚调整完毕,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就亲自来到营地看望大家。朱总司令紧紧握着罗炳辉的手,笑着说:“咱俩好像之前见过一次吧?不过你和毛委员,这应该是第一次见面。”
罗炳辉咧嘴一笑,给毛主席回了个标准的军礼,乐道:“毛委员啊,早在老部队的时候,我就常听人提起您的大名了。”
毛主席和罗炳辉聊天时,听说罗炳辉枪法很准,便好奇地问:“他们说你能打中飞鸟,是真的吗?”罗炳辉没多说,直接拿出手枪,“砰”的一声,就把一只飞鸟打下来了。毛主席看了直夸:“真厉害!”
罗炳辉原本是云南昭通的一个旧军队士兵。1915年,18岁的他离开了家乡,跑到昆明加入了滇军。离家时,当地的保安团长还开玩笑说:“你要是能在外面混个一官半职,我亲自用轿子接你回来!”
罗炳辉也不服输,直接顶回去:“当官就得替老百姓说话,专门对付你们这些害人的官!”
罗炳辉在滇军中,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营长。他原本是一个奴隶,但心地善良,特别能体谅那些家中贫困的下属。他从来不贪污,还经常对官兵们说:“你们的工资要留给父母和妻儿使用,因为我们这些当兵的每天都在战场上拼死搏斗。如果工资被上级贪污了,将来家里的房子没了,田地被毁,那可就真的惨了!”
然而,旧军队里那种不正经的风气,让正直的罗炳辉感到无法忍受。最终,他被迫离开了军队,只好去担任吉安靖卫大队的队长。罗炳辉一直渴望对抗不公,与那些邪恶势力斗争到底,因此他加入红军只是时间问题。
【红9军团指挥官,一人独行长征路】
罗炳辉在红军中的发展非常迅速,到了1934年长征开始时,他已经成为了红9军团的军团长。当时,中央红军共有五个军团,罗炳辉就是这五位军团长之一,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论起开国大将,罗炳辉也应该算一个。
罗炳辉之所以能成为军团长,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特别能打,就连胜算不大的战斗也能赢下来。在长征期间,红9军团不慎与中央队伍失散,只能独自作战,但罗炳辉凭借自己的才能,带领队伍继续前行。
在长征的征途上,红九军团肩负起了保卫侧翼的重任,犹如“灵活的战马”。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确保主力部队能够顺利前行。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红九军团自始至终都明白,他们就像是战场上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勇士,时刻准备着作出牺牲。
四渡赤水时,毛主席带着红军主力猛冲乌江,直奔云南。那时红军被敌人紧紧围住,需要一个部队装成大头兵,假装要过金沙江往北走,骗过追兵。这个重任就落在了罗炳辉带的红9军团身上。这样一来,红9军团就得和大部队分开,自己想办法生存了。
罗炳辉按照计划行事,灵活躲避,成功甩开了追兵,抵达了乌江边。但由于行动比预计晚了六个小时,军委干部团团长陈赓见红九军团迟迟未到,只好将桥炸毁。这样一来,红九军团无法过河,被困在了这边。
那时候,部队里弥漫着失望和不满的情绪。但罗炳辉表现得很冷静,他让政委何长工去稳定大家的情绪,同时迅速制定了一个计划。他没有急于过河,而是带着队伍向西北行进,设下埋伏,一举击败了黔军的七个团,并俘虏了一千八百多名敌人。
仗打完了,罗炳辉赶紧用电台联系中央。朱老总很快回电,说让红9军团往毕节那边走,好让敌人摸不清咱们的底细。红9军团就这样孤军奋战,自个儿行动了两个半月,终于甩掉了追他们的敌人,在礼州和主力队伍碰头了。罗炳辉带着的红9军团,行动迅速,像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个人走了上千里的路,大家都叫他们“飞毛腿”。
1935年6月初,红9军团成功渡过大渡河,进入了泸定城。但问题接踵而至,天全河上的铁桥被敌人破坏了,红军向北前进的道路被堵住了,敌人也紧追不舍。要想继续前进,必须翻越夹金山,而这一任务落在了罗炳辉带领的红9军团身上,他们需要先拿下天全。
那时,罗炳辉得了重感冒,发烧得很厉害。但他还是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站在队伍前给大家鼓劲:“咱们这些革命战士不怕任何困难,这次任务我们一定要出色完成。只要红军主力还在,中国革命就有希望,即使我们牺牲了也是值得的!”
红九军团英勇作战,成功攻克了天全。罗炳辉一直指挥战斗,直到精疲力尽,最终倒在了一棵大树下。经过三个小时的紧急救治,他才慢慢恢复了意识。
这场战斗中,红9军团可真是表现得特别出色,他们的贡献一点都不比过江强渡大渡河、飞速拿下泸定桥的小。只可惜,这件事没怎么被大家知道,所以了解的人不多。
【受到降职处分,毛主席替他打抱不平】
1937年,八路军成立,罗炳辉担任了八路军的副参谋长。
罗炳辉原本是红军的领导人物,后来变成了八路军的副参谋长,职位似乎下降了。而且,他还被安排到八路军的武汉办事处,负责统一战线的工作。这样一来,他不能独立处理大事,甚至没有上前线打仗的机会。
罗炳辉后来被调了岗位,这事跟他长征快结束时的一件事有关。那时候,在懋功和别的部队会合后,红军分成了两支队伍。原来的红9军团被合并进了红32军,跟着其中一支队伍继续往前走。
八月十五日,左路的大部队向四川北部的阿坝进发,而32军则作为殿后部队。然而,队伍刚刚进入草地两天,张国焘突然命令部队向南行进,与中央分道扬镳。32军的战士们心中十分不满,结果张国焘还对他们施加压力,调走了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等人。为了保护32军,罗炳辉只能忍耐,带领队伍跟着左路大军向南前行。
在前往南方的路上,罗炳辉犯了一些错误。他在一次会议上,不小心站在了张国焘旁边,还把彭绍辉写给朱老总的信交给了张国焘。这样一来,彭绍辉就遇到了麻烦。幸好朱老总及时站出来保护他,彭绍辉才得以脱险。
罗炳辉在部队里是个大领导,但他犯了大错,这让大家很不能接受。红军到了陕北,罗炳辉受到了批评,职位也降了。
还有一个原因与编制安排有关。八路军刚组建时,红32军被编入了120师的359旅718团,一下子从军团变成了八路军的主力团。不过,把罗炳辉安排当团长似乎不太合适,所以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的副参谋长,专门负责统一战线的工作。
毛主席对罗炳辉的任命表示很不高兴,为他打抱不平地说:“这简直就是老实人吃亏嘛!”
毛主席经常说,要公平对待四方面军的同志,更何况罗炳辉本来就在一方面军,功勋卓著。在毛主席的关心下,1938年,罗炳辉被调到新四军,担任第一支队的副司令。
【本应成为国家的开国大将,却不幸早逝】
罗炳辉在新四军里站稳了脚跟,先后当过第五支队和二师的师长。虽然二师的战斗力比一师、三师稍逊一筹,但他们也是身经百战的队伍。
在“大桥之战”中,罗炳辉指挥一个团攻击由桂军800人顽强防守的坚固阵地,不到一天就成功占领了阵地,战斗迅速结束。
二师战斗力强,是因为罗炳辉对军队管理非常严格。他定下规矩,如果夏天士兵没有草帽遮阳,军官也不能戴;冬天如果士兵没有棉衣穿暖,军官也不能独自保暖。
罗炳辉曾经是奴隶出身,但他总是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部队行军时借用了乡亲们的渔船,原本答应给补偿的,但由于上级没批文件,补偿一直没到位。罗炳辉非常生气,他对负责人说:“乡亲们都在挨饿,你们却等着文件?为什么不先发粮食,再向上报告呢?”
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罗炳辉总是挺身而出,为普通百姓说话,因此大家都非常尊敬他,亲切地称他为“罗青天”。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罗炳辉担任了山东军区第二纵队的司令员。正当山东军区忙着准备反击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时,罗炳辉却病倒了。
罗炳辉在战场上真是拼了命,不顾自己的身体。当他在滇军担任营长时,有一次硬是走了200里路去救朱培德。一路上他连口水都没喝,一直不停地走,直到见到朱培德时,整个人都累垮了。
在长征的路上,罗炳辉带着高烧坚持指挥攻打天全,最后累倒在战场上。之后,中央想让他去苏联休息一下,但他没有同意。
由于长期承受巨大压力,罗炳辉的身体出现了问题,血压显著升高。到了1946年初,他食道内的血管突然破裂,状况十分危急。新四军总部见状,决定让他在临沂好好休养。同时,总部向上级申请,希望能让罗炳辉担任新四军的第二副军长一职,而第二纵队则暂时由韦国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