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解放军075两攻舰内幕:4艘服役中,续建与否悬念大?
新闻动态
解放军075两攻舰内幕:4艘服役中,续建与否悬念大?
发布日期:2025-08-13 19:38    点击次数:190

最近网上关于咱海军舰艇的讨论特别热闹,尤其是围绕新下水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一个很具体的猜想被炒得沸沸扬扬:既然076这么“猛”,那已经服役和即将服役的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是不是也能“回炉”升级一番,参考076的技术经验,来个中期大改造?

比如换个顶级雷达,甚至加装个电磁弹射器?

网上连设想图都出现了不少。

这事儿听起来挺酷,但真操作起来,可行性有多少呢?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075和076这对“同门兄弟”的定位差异,以及升级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咱先别急着说升级,得搞清楚两栖攻击舰是干嘛的。

这玩意儿大概是在二战后几十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属于海上的“多面手”。

它肚子里能“装”,船坞里能塞两栖登陆艇和装甲车,车库里能停战车,上面还有个巨大的全通式飞行甲板,能带不少直升机——武装的、运输的,应有尽有。

打仗的时候,它能立体投送兵力,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一股脑儿往滩头招呼,玩的就是个协同作战。

说起来,干这事儿最拿手的是老美,人家弄出来的塔拉瓦级、黄蜂级,到现在的美国级,那经验真不是盖的。

再看欧洲那边,法国整了西北风级,意大利搞出了理雅斯特级,各有各的道儿。

比如法国的西北风级和老美的黄蜂级,就属于比较“标准”的两栖攻击舰,核心任务就是运兵、立体突击,啥都能干,比较均衡。

但老美新一代的美国级和意大利的理雅斯特级,步子就迈得更大了点——在保持一定两栖投送能力的同时,明显更偏重“飞起来”的能力。

美国级前两艘甚至把传统的船坞都砍掉了,就是为了能装更多飞机,更像是“准航母”。

所以你看,船好不好,得看它设计时定的任务是啥。

没有绝对的先进落后,只有定位的不同。

咱们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

随着我们远洋能力的拓展和技术底子越来越厚实,2019年,075的首舰隆重下水。

算上今年可能命名的四号舰(按惯例大家猜是“湖北舰”),一共是4艘。

其中,“海南舰”(31舰)、“广西舰”(32舰)、“安徽舰”(33舰)已经服役,新伙计“湖北舰”(暂定舷号,按顺序可能是34舰)也翘首以待。

这075有多大?

排水量大概在3.6万到4万吨之间,比美国的黄蜂级略小一点。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075走的就是刚才说的“标准”路子——稳稳当当,重点强化两栖作战核心能力,强调综合登陆投送。

定位上和法国的西北风级、美国的黄蜂级很接近,并没有特别强调要用固定翼飞机打主力。

它的雷达配置就很说明问题:前桅杆上就一部382型三坐标搜索雷达,简单实用,跟咱们熟悉的054A型护卫舰的水平差不多。

别觉得这简陋,其实国外同类舰艇也一样,“够用就行”是常态。

美国级的早期型号用的是SPS-48E雷达,法国西北风级更“省”,只用平面搜索雷达。

对于075这种承担均衡投送任务的舰艇,382雷达配合舰上其他系统,执行现有任务已经绰绰有余了。

然而,新下水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那完全是另一个画风!

它跟075虽然名字只差一个数,但定位可谓天差地别。

光吨位就大了一个量级,据说满载排水量直奔5万吨甚至更多去。

最显眼的特征是它的甲板采用了“大外飘”设计,也就是甲板边缘向外大幅扩展,这明显是为了最大化舰载机的操作空间。

好家伙,居然还带上了一条和咱们最新锐的航母“福建舰”同款的电磁弹射器!

这配置一出来,信号太明显了:076的核心就是空优!

它把航空作战能力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能弹射各种无人机、固定翼战机(虽然目前具体型号未定,但能力有了)。

为了这个目标,它的两栖登陆投送能力相对就被削弱了,这是设计的平衡与选择。

雷达系统更是武装到了牙齿。

据说它前舰岛桅杆装上了一部大型S波段双面有源相控阵雷达(跟054B型护卫舰那种“顶个球”的风格接近),探测距离估计超400公里,对空对海的视野超级开阔。

后部舰岛则采用了时髦的综合射频一体化桅杆设计,看起来简洁先进,还融入了福建舰上已验证的成熟技术。

毫不夸张地说,076在雷达电子系统和航空作业能力上,妥妥迈进了世界顶尖梯队。

它更像是一个带有强大两栖功能的“轻型航母”或者“无人机母舰”,承担着比075更为复杂和远洋化的空中打击任务。

了解了075和076的根本定位区别,再回头看网上热议的“075中期升级076化”这个想法,就好评估多了。

军迷们设想的主要方向无非两条:一是加装电磁弹射器,二是升级雷达系统(换成076那种双面盾)。

先说出圈儿的“加装电磁弹射器”方案:这想法很大胆,但基本没戏。

为啥?

最根本的原因是075从骨子里就没设计这根“弦儿”。

它建造的时候,定位就是纯粹的直通甲板两栖舰,没考虑过要上电磁弹射器这种庞然大物。

其甲板设计是“规规矩矩”型,没有076那种夸张的外飘来扩展飞机起飞跑道长度和净空。

如果强行在现有甲板上开槽、铺设电磁弹射轨道(想想那巨大的能量需求、下方空间改造、电力系统重组),工程量不亚于把大楼地基重打一遍。

且不说技术上多困难,成本会有多吓人,光是改动本身就会严重挤占甲板作业空间。

直升机起降会受限,搭载的登陆车辆、装备通道也会受波及。

更关键的是,075现有的电力系统完全不是为给电磁弹射瞬间巨大耗能设计的,改造升级点照明、雷达啥的还行,要给弹射器供电?

除非把动力舱来个“心脏大手术”。

这对于一艘以两栖投送为主业、服役才几年或甚至还未服役的舰艇来说,牺牲核心能力去追求一个不匹配自身定位的功能,实在是得不偿失,有点“削足适履”的感觉了。

海军不是搞科幻改造秀,实用性和定位清晰才是王道。

再说看起来相对“简单”的雷达升级问题。

技术上,把075前桅那部382雷达拆下来,换成类似076前部那种高大上的双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物理安装难度相对没那么夸张。

但这真的有必要吗?

这又回到了定位问题。

076上那个大盾,核心任务是应对高强度航空作战——要指挥引导舰载机进行空战、对地攻击,要监控广阔空域,探测距离远、精度高是硬需求。

075呢?

它的主职是运送登陆部队、指挥两栖突击。

它的航空力量主体是直升机,负责战场遮护、兵力垂直投送、物资补给和有限的火力支援。

382这种三坐标雷达,配合舰上的其他传感器(如舰载数据链、可能配备的低空补盲雷达等),用来发现、跟踪和引导直升机群执行这些任务,是绰绰有余的,没必要追求那个超远距离的探测能力。

强行装个大盾上去,不仅增加系统重量、功耗和维护复杂性,还可能让宝贵的甲板操作空间更紧张,完全是花钱买了个“性能过剩”。

参照法国西北风级那样只配个基础搜索雷达也能用得很溜的例子,我们更能理解075的配置其实是符合其任务特点的理性选择。

海军不可能在075身上强行复制076的配置,那样既不经济,也不合理。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075如果真的进入服役中期(大概服役十来年后),进行一些现代化升级,方向也一定是以自身定位为基础的。

比如,可能会升级作战指挥系统的软件,提升通信和数据链能力以融入未来网络化作战体系;可能强化近程防空能力(如更换点防御导弹系统);优化舰内布局提升任务效率;使用升级版的直升机/无人机。

它的改进思路,应该更接近于054A型护卫舰的中期升级模式——在原有设计框架内挖潜,解决新形势下的实际问题,而不会像部分网友想象的那样,去照搬076的先进配置。

毕竟,054A升级也不会把雷达换成054B那种综合桅杆,定位和任务侧重点完全不同嘛。

最后简单聊聊规模。

075系列稳稳当当地造了4艘,正在形成可靠的远海两栖作战核心力量。

而076作为一款全新概念舰艇,其定位更偏向“空战/打击主导型”,它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未来数量预期应该也是几艘的数量级(普遍猜测也是3-4艘)。

这样加起来,咱们拥有的大中型两栖攻击舰总数有望达到7-8艘左右。

这个规模,既能保证在重要方向上拥有足够的独立投送力量,又能灵活搭配我们现役和未来的航母,组成不同任务侧重的特混打击群(CSG)或两栖戒备群(ARG),适应从远海护航、岛屿收复到大规模立体登陆作战的各种需求。

总而言之,075和076虽然名字相似,但它们的“分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075是“两栖主力”,核心是“运上去、打下来”;076则是“航空利刃”,重心是“飞上去、炸出去”。

两者是互补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

军迷们设想给075“魔改”加电磁弹射器、换顶级雷达的方案,想法虽好,热情可嘉,但脱离了两型舰艇设计初衷和实际定位的差异,在工程实现、经济成本及作战效费比上都不现实。

075的未来现代化之路,一定是以巩固和优化其作为“海上登陆力量核心平台”的角色为基础的,不会盲目去攀“076级”的高枝。

海军的发展,讲究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各有侧重,协同作战,这才是咱们走向深蓝的正道。

咱海军建设路上的新鲜事儿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再接着和大家唠。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