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在纪录片中坦言:联合试训和夏联时遇到的对手都是和他差不多的新秀,在场上的经验都和他差不多,所以说在场上打得还是很舒服的。

到了季前赛感觉自己就是一名新秀,而到了常规赛,感觉无论是球队想赢球,还是在场上的球员,都想拼尽全力去赢下比赛,让自己感觉到了自己非常渺小。

当你看到杨瀚森这段话的时候,是真的能切身感受到他的能力还没有达到真正的NBA轮换球员级别。或者说他刚进NBA,还不知道打NBA需要做什么准备,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
正如杨瀚森的翻译刘禹诚所说,他和杨瀚森共同经历了“被真正的NBA强度、速度所震惊,长期惯行的篮球观念被打碎又重建”。

他们看到了杨瀚森与NBA之间的鸿沟,“速度、对抗、意识、反应、稳定性等等,这不是努力一下就能对齐的。”
即便杨瀚森在刚刚度过的CBA赛季荣获了最佳防守球员,但是当他进入NBA时才发现,自己连勇士队的二轮秀波斯特都防不住。

当他上场后,库里立刻针对他这一点展开单点爆破,就让戴维斯去三分线外挡拆,就知道你是沉退防守防不上来。
对阵湖人时,里弗斯和艾顿也是同样的路数,发动15挡拆,就让艾顿中投惩罚杨瀚森的沉退防守,一打一个准。
这种进攻,杨瀚森在CBA真没见过!
夏季联赛的出色表现,可能会让杨瀚森对NBA有所误解,也让中国球迷对杨瀚森的期待变得非常非常高。打夏季联赛的时候,一些球迷就开始预测,杨瀚森新赛季的数据可能是10+6+3这样了,这还是相对保守的球迷。
极端点的,已经脚踢克林根,直奔申京,最终向着约基奇招手了。

很显然,很多人忽略了开拓者为何在首轮16顺位选中杨瀚森,是看中他的即战力了吗?开拓者看重的是杨瀚森的潜力,认为他有能力在未来两到三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轮换中锋,他的静态天赋和球商,是一种加成。
如果单论即战力,杨瀚森的选秀排名,那就是ESPN预测的那样——次轮中后段被选中。
开拓者总经理开展的“瀚森计划”执行了两年,选中杨瀚森是一个长线观察的结果,所以管理层对杨瀚森是有很大耐心的。

赛季开始,杨瀚森的出场时间虽然不多,但轮换的时间却是重要的时段,即便他上场会输分,球队也会给他锻炼的机会,让他和联盟中最好的球员们比赛,感受自己的不足。对于他来说,数据并不是最重要的,感知比赛强度是第一位的。
夏季联赛,杨瀚森在弧顶持球发牌时,可以轻松给队友送出漂亮的助攻,传切配合游刃有余
在篮下拿到前场篮板,可以轻松的二次进攻打进,
一对一时,还能通过脚步完成转身得分,
季前赛,面对尤班克斯的防守,他先是一个投篮假动作,再加一个背运,转身,过掉尤班克斯轻松上篮打进,
三分球也是张手就有,非常自信
但是,当他面对更强的对手时,一切都不一样了。当他弧顶持球准备发牌时,还在观察队友跑位,他一犹豫,球就被努尔基奇抢断了,
当他像季前赛一样,三分线外虚晃,加一个背运和转身,看起来都一样,但防守人从尤班克斯换成了范德比尔特时,杨瀚森的漂亮上篮也变成了失误+倒地。
当他弧顶持球,准备和队友来一个give and go时,根本没意识到防守他的TJD,臂展2米16,破坏了他的传球,
拿下前场篮板时,却发现顶不动艾顿,失去平衡也丢了球。
打CBA,打夏季联赛,原本一个转身就能过掉对手,结果转身后加上一个假动作,再来个勾手,还能被戈贝尔封盖掉,
这就是NBA的强度!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就是打不过那些准备好的球员。
对于杨瀚森,开拓者临时主教练斯普利特表示:他也不知道杨瀚森的未来计划。目前杨瀚森需要做的就是训练,尽快适应NBA的强度,这是一场马拉松。
是马拉松没错,但是跑马拉松,也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
杨瀚森现在需要的是对进步的渴望,那种我一定要留在NBA打出名堂的那种决心。杨瀚森现在的处境,和王俊杰刚刚进入旧金山大学时是差不多的。原本是核心球员,持球打法,结果到了NCAA一切都不一样了,主教练让他当角色球员,干脏活累活。

王俊杰能怎么办?
在训练场疯狂加练,练好防守,在主教练给的每一分钟里流尽身上的每一滴汗水。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自律,让王俊杰保持了非常好的竞技状态,还有心理状态,最终他靠着一场比赛赢得主教练的信任,趁着球队出现伤病,站稳了脚跟。

他们同样是20岁的年纪,同一批球员。
所以,我们需要给杨瀚森一点时间,他不是全能战士,不是一进入NBA就像考沃德那样的即战力迅速融入,他也没有埃奇库姆那种与生俱来的王者天赋。
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希望球迷们能够多给杨瀚森一点耐心,至少要熬过新秀赛季。菜是原罪吗?如果是这样,就背离了支持杨瀚森、支持中国球员离开CBA,走向更高级别舞台的初衷了,球员们走出来,不就是为了得到提升吗?
正因为他们比NBA球员的实力菜,他们才去NBA提升的啊!
既然都明白,那有什么好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