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我就想问问,今年的F1是不是集体开了挂啊,这积分榜看得我血压都上来了,心脏可真受不了这么玩。
刚从微博刷下来,热搜挂着那三个名字,皮亚斯特里,诺里斯,还有那个“常胜将军”维斯塔潘,看一眼分数,我手里鼠标差点没拿稳,这哪是比赛,这是玩心跳啊。
去年国际汽联的数据显示,前三名总积分差超过一百分的比赛年份可不少,比如2022年,维斯塔潘以454分傲视群雄,第二名勒克莱尔308分,这差距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赢得很“稳”。
但你看看今年,皮亚斯特里346分,诺里斯332分,维斯塔潘331分,你们是约好了要挤在一起过独木桥吗。
才差这么点分,这跟没差有什么区别,谁下一场不小心磕碰一下,或者维修区换胎慢个零点几秒,排名可能就立马换人了。
之前看英国《汽车运动》杂志的分析,车队内部策略影响巨大,有时候为了所谓的车队积分,会牺牲车手个人利益,但现在这情况,谁还敢随便玩这种心眼。
想想那会儿,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在梅赛德斯的恩怨情仇,内部竞争那叫一个激烈,车队领队都得出来调解,但好歹他们是同一个车队的。
现在这三位,分属不同阵营,那可真是神仙打架,各凭本事,谁也不给谁留面子。
2007赛季,莱科宁、汉密尔顿和阿隆索最后也是缠斗到最后一站,积分差距小到离谱,最后莱科宁逆袭夺冠,那场面,简直是跌宕起伏。
当时看直播,我记得身边好几个老车迷都跟我说,很久没见过这么刺激的收官战了,都以为汉密尔顿要稳了,结果。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悬念感,真的让人喘不过气,这不就是体育竞技最迷人的地方吗,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
这周我跟朋友聊天,他说他已经把闹钟都设好了,就等着看下一场比赛了,比上班打卡还积极,我当时就笑了。
他说自己都快变成专家了,每天都在分析哪辆赛车的发动机升级了,哪条赛道的弯道对谁更有利,甚至连车手最近状态好不好,有没有谈恋爱影响发挥,他都得研究一番。
我觉得他这完全不是看比赛了,这是在搞科研,就为了能提前预测一下谁能笑到他都快魔怔了。
也有人觉得这样太累了,希望有个人能早点拉开差距,让比赛节奏稍微慢下来,不用每场都提心吊胆。
但这种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这三位现在是铆足了劲,谁都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拿分的机会,别说放慢节奏了,不加速就不错了。
我最近看那些赛后采访,车手们嘴上都说享受比赛,但眼睛里那股子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都在憋着一股劲要冲刺。
特别维斯塔潘,之前冠军拿到手软,现在忽然被两个小将追得这么紧,脸上估计有点挂不住吧,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毕竟他习惯了“遥遥领先”,现在这种“三英战吕布”的局面,对他来说肯定也是个挑战,看他怎么应对吧。
这种激烈的竞争,对车迷来说当然是好事,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看点,每个周末都像过节一样,让人充满了期待。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车手和车队来说,精神压力简直是拉满,稍微有个闪失,可能就是前功尽弃,这可真是太残酷了。
所以,今年这赛季,不管最终是谁捧起了奖杯,我觉得都值得被铭记,因为这种神仙打架的场面,可不是年年都能看到的。
但谁跟我说下一站比赛哪位车手会掉链子,我估计都能跟他吵起来,因为谁都说不准这风向到底往哪边吹,这可真是个让人抓狂又着迷的赛季啊。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