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4 日晚间,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发布股东减持公告,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 4563.24 万股,占总股本 1%,按当前 1.84 万亿市值计算,涉及资金达 184.41 亿元。
这则公告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对新能源赛道估值体系的重新审视。
作为年内涨幅215%的超级牛股,宁德时代的股价神话源于多重因素共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45% 的行业红利,叠加储能市场年均 50% 的爆发式增长,构成了估值提升的基础支撑。
公司三季报显示,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至 38.7%,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 4.3 个百分点,持续领跑的技术优势成为机构资金持续加码的关键。
面对突如其来的百亿级减持,市场呈现出理性中暗流涌动的态势。从股东结构看,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 68.4%,其中机构投资者占据绝对比重。
历史经验表明,机构重仓股往往具备较强的 "净值管理" 特征,基金经理为维持产品净值稳定,通常不会集中抛售形成踩踏。
但本次减持规模已超该股日均成交额的 12 倍,即便采取分阶段减持策略,仍可能对股价形成阶段性压制。
市场人士指出,新能源产业链正经历估值重构期。随着行业增速边际放缓,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技术护城河与成本控制能力。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海外工厂投产进度等核心要素,将成为决定股价后续走势的关键指标。
当前动态市盈率 42 倍的估值水平,需要匹配更高的成长确定性来消化。
面对减持带来的短期扰动,专业投资者建议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
对于长期配置型资金,产业趋势的确定性仍具吸引力;交易型资金则需关注大宗交易折价率、筹码换手速率等技术指标。
在碳中和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动力电池龙头的价值重估远未终结,但投资节奏需要更精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