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现役最具无限开火权的6大核心:亚历山大崛起,约基奇统御攻防,东契奇湖人开火,坎宁安新星爆发
坎宁安的早晨往往很安静,队友们还在做热身伸展,他一个人带着耳机在训练馆三分线外罚球。底特律这两年下雪下得比去年多了些,附近的球迷说他经常冬天自己拎着早餐走进馆里,口袋还鼓鼓地塞着速溶咖啡,面无表情。21年活塞挑他当状元时,还搞了个盛大的见面会,记者问他目标是什么,他那句“想让底特律回到季后赛”这两年几乎成了主场横幅。
坎宁安刚来联盟,磨的挺慢。一阵子手腕伤,一阵子又脚踝拉伤,活塞管理层给的耐心快比芝加哥的风大。“这是个持球怪,”有球探专门拿他和东契奇对比,“只是节奏还没长出来。”24-25赛季活塞终于像样儿,坎宁安打满了77场,场均26.1分6.1板9.1助,往返运球节拍重得像下水道击铁的声音。底特律本地电台还专门播他十佳球,自家球迷在论坛里学他甩头发,一副都要跟他一起重新入选季后赛的劲。
不过小凯的打法太单线。进攻端能攻框、能中投、外线也能拆,典型的持球大核——但一进季后赛节奏还是顽疾。首轮对骑士,他场均25+8+8,也没人说水货了,但活塞输得依旧挺干净。有个球迷在自助餐厅喝酒嘀咕:“小伙子投篮比去年准,回头三分包练起来,谁都歇菜。”
爱德华兹,是那种第一眼就让你觉得这家伙是钢筋水泥浇出来的。球迷给他起外号“蚂蚁”,可实际上森林狼主场贴的都是他胳膊爆青筋的海报。22岁的身体天赋,联盟后场没几个敢和他拼。上季他场均27.6分,三分场均出手10.3次,仅次于库里,有一场打勇士扔了12个全进,就连解说都笑说,这哥们要再练两年,狼队高层得先定购两台制氧机。
蚂蚁是那种进攻没天花板的选手。该扣篮就甩手砸筐,该歇口气就干拔三分。组织能力目前还拉着后腿,季后赛时森林狼教练有一次不得不把控球交给老兰德尔。但按主帅芬奇说的:“再放养一年,看他是不是要自己把勇士全队统治了。”曾有明尼苏达的小杂货铺老板亲见蚂蚁半夜提着一袋可乐和华夫饼去球馆,只为“再练二百个三分”。
切回东契奇,中欧人,2018年刚来那会儿英文一团糟,现在都在洛杉矶混得风生水起估计还会点西班牙语了。五年五阵,一度场均33.9分,2024年当着亚特兰大的面把71分甩在记分牌上。湖人今年留下他,旁边还有个詹姆斯,表面上好像双核,其实队友都心知肚明:现在湖人战术板上开局第一个动作永远写的是“ball给Luka”。
老詹什么都明白,年纪大了,大部分时间都给东契奇让权。训练时有一回两人在篮板下面抢球,詹姆斯喘着气跟助教说,“Luka想怎么玩,跟着他就是。”现场看台上的拉美客人用带口音的英语喊“Dončić,神了!”
字母哥每次出场前裹一大包冰袋,密尔沃基冬天太冷,球员都得那么搞。他的上场时间在布登霍尔泽任教时控制得极死,常年刚到32分钟。但主教练下课后,情况变了,新帅一口气让他打满,体能用得比别人多一倍,受伤也频。雄鹿一没有持球能得分又能组织的后卫,攻防还全得靠他撑。
字母哥带着一票枪手,今年季后赛也有场均33+15+6+1的输出,结果只赢了一场,球迷在场外台阶坐成一溜都愣着。有一次更逗,赛后采访时字母哥一句“打得很难吃”直接上了推特热搜,本地媒体跟着反复播,一点都不给管理层留情面。雄鹿休赛期换了两三号角色,还是没法让他轻松一点,他的无限开火权更像是一种苦活。
再转到丹佛,约基奇拿着NBA第一人的头衔不温不火。大块头、自己持球过半场、自己给自己挡拆,掘金的主场球迷干脆叫他“操控塔”。常规赛平均29.6分12.7板10.2助,盖帽和抢断一手抓,掘金每一个家伙都知道:约基奇不在场,自己数据就下去了。有人在汉堡店偶遇他,一脸肌肉腼腆地和老板说:“多加点酱,训练后饿得不顶用。”同样,他的球场指挥权无人能抢。
有分析师特地从他身边队友讲起:默里、布朗这些遇到他都水平上涨,原因只有俩字——顺。约基奇的打法让穆雷能躲进底线安心投篮,这点别人学不来。无球进攻是他真正的魔术,掘金论坛有粉丝甚至开贴讨论哪天约基奇会不会突然决定只打控卫。
到头了,就是亚历山大。新晋MVP+FMVP,单赛季包揽MVP+得分王的事,上一次还是奥尼尔干的。亚历山大不是那种专搞花活的数据神,他打法偏复古,主打攻框。光常规赛,他内线每场能拿下分数联盟第四,前三名清一色的内线大个。他每次攻筐那节奏有点像早上进诊所挂号——一步不快,但谁也挤不过去。
有一次俄克拉荷马球迷聚餐碰见他,一姑娘试探问:“能不能教我上篮?”亚历山大摸了下下巴,耸肩说:“你不怕摔了,我就讲。”这种闲聊比他场均MVP帽子还要有意思。所有荣誉到手,他不急不躁,就像他进攻一样,抢着抢着队友们都退让出来,全让他一个人开火,反而更有效。
今年联盟谁开火最猛?球馆里走一圈,进门不用看广告,也不用数球星卡,看看谁拿着球不撒手,谁身边跟着全队目光,那就是答案。
半夜写到这,活塞门口的风有点大,一个球迷嗑着瓜子冲着新换的电子大屏喊:“下个赛季坎宁安估计得长胡子了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