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正式官宣入列,舷号34。这并非什么温情脉脉的节日献礼,而是赤裸裸的实力展示。2025年8月1日,南部战区海军“南海舰队”公众号的寥寥数语,以及“湖北舰”官兵“我在战位,强军有我,请党和人民放心”的誓言,直接宣告了中国海军在两栖投送能力上的又一次飞跃。
这艘排水量高达4万吨的巨兽,从2023年12月下水到2025年5月刷号停靠军港,再到如今的正式官宣,其建造速度堪称工业奇迹。此前,首舰“海南舰”2019年9月下水,2021年4月入列;二号舰“广西舰”2020年4月下水,2022年4月首次亮相;三号舰“安徽舰”2022年11月官宣入列。这种“下饺子”般的速度,不仅让西方观察家们瞠目结舌,更直接挑战了传统海军强国的心理防线。
“湖北舰”的加入,绝不仅仅是海军装备序列中多了一个数字,它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几何级提升,更深层地揭示了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棋盘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其维护核心利益的钢铁意志。这艘“准航母”的出现,将如何重塑地区乃至全球的军事平衡?
075型两栖攻击舰,舰长约230米,宽约36米,满载排水量高达4万吨,其设计理念堪称“多功能一体化”。它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可同时起降多架直升机,并配备宽大的坞舱和车库,能够搭载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这种设计使其不仅能执行传统的两栖登陆作战,还能在远洋投送、人道主义救援、撤侨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075型舰已能搭载包括直-9、直-8C和直-20在内的15架各型直升机,甲板空间仍有余量。这与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搭载能力已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正在加速研发10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对标AH-64E“阿帕奇”)和30-40吨级重型运输直升机(对标CH-53K“种马王”)。一旦这些“空中巨兽”批量服役,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综合作战效能将实现质的飞跃,其立体投送和火力支援能力将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届时,075将不再仅仅是“夺岛神器”,更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移动基地”,能够支撑长时间、高强度的远洋行动。
中国海军的崛起,并非西方媒体口中“威胁论”的简单复刻。它更像是一场迟来的“补课”,是对历史欠账的清算,也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捍卫。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复杂、传统霸权摇摇欲坠的当下,拥有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意味着中国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南海、台海等敏感区域的挑战,保护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和公民安全。同时,这种能力也赋予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维和、反恐、灾难救援的更大空间,这正是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那些将中国海军发展视为“扩张”的论调,不过是旧时代思维的残余,是对新世界秩序的恐惧。
“湖北舰”的入列,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走向“远海防卫”,从“传统力量”迈向“现代化强军”的又一里程碑。它昭示着人民海军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势头,走向深蓝,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力量。这不仅仅是军事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国国家意志和全球抱负的具象化。未来,当075型两栖攻击舰编队驰骋大洋,其所承载的,将不仅仅是士兵和装备,更是中国对一个更加公平、稳定、繁荣世界的承诺。那些试图阻碍历史进程的监管壁垒和守旧势力,终将被这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所冲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