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境购物和国际物流的日益频繁,不少人在收发国际快递时,都会被海关关税 “刺痛” 神经。明明价值不高的物品,却要缴纳一笔不少的关税,实在让人肉疼。难道就只能被动接受吗?其实不然,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是可以有效降低国际快递海关关税的。
先搞懂关税的 “来龙去脉”
要降低关税,首先得明白关税是怎么来的。关税的计算主要基于货物的完税价格和适用税率,而这两者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海关会依法估定完税价格。而税率则依据《进出口税则》,不同商品、不同原产地,税率大不相同。
比如,我国对进境物品征收行邮税,税率分 13%、20%、50% 几档。像婴儿奶粉、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适用 13% 税率;纺织品、箱包等适用 20% 税率;烟酒、高档手表等则适用 50% 税率。了解这些基础信息,是降低关税的第一步。
申报环节有 “技巧”,但不能碰红线
申报是影响关税的关键环节,这里的 “技巧” 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低报、瞒报等行为不仅会被追缴税款,还可能面临罚款,得不偿失。
如实申报,突出低税率部分
申报时要如实填写货物信息和价值,但可以在描述上稍作侧重。如果一个包裹里既有低税率商品,又有高税率商品,要详细描述低税率商品的特点,比如材质、用途等,让海关清晰了解其价值构成。这样在计算完税价格时,能更准确地体现低税率部分的占比,从而降低综合关税。
合理拆分,控制单包裹价值
对于高价值物品,可以合理拆分后分批次邮寄。我国海关规定,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 50 元(含 50 元)以下的,予以免征。如果单包裹的应征税额能控制在 50 元以内,就能享受免税。但要注意,拆分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可能被认定为 “化整为零” 逃避关税,这一点在《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中有明确约束。
选对运输渠道,省钱又省心
不同的运输渠道,在关税政策的适用上可能存在差异,选对渠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邮政渠道:小额物品的 “福音”
邮政渠道在很多国家都有特殊政策。以我国为例,邮政小包在通关时,抽检率相对较低,而且对于符合规定的小额物品,更容易享受免税额度。这是因为邮政普遍服务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各国海关对其监管相对宽松。
跨境电商物流:享受特殊监管政策
正规的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往往能享受海关的特殊监管政策。根据《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通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商品,单次交易限值为 5000 元,年度交易限值为 26000 元,在限值内进口的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 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的 70% 征收。所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并使用其官方物流,能有效降低税负。
紧盯政策动态,抓住优惠红利
关税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各国会根据经济发展和贸易需求进行调整,及时了解这些信息,能抓住不少省钱机会。
我国近年来多次下调行邮税税率,扩大低税率商品范围,像罕见病药品就被纳入适用 3% 优惠税率的范围。此外,我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比如 RCEP,来自协定成员国的商品,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就能享受优惠税率。在邮寄或购买这些商品时,要向卖家索取原产地证书,并在申报时提交给海关,这是享受优惠的法定凭证。
降低国际快递海关关税,关键在于 “合法” 二字。以上方法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要正确运用,就能在不触碰法律红线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关税成本。你在收发国际快递时,有过哪些关于关税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