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万亿级碳酸锂产业,提前布局高潜力赛道
意昂体育介绍
万亿级碳酸锂产业,提前布局高潜力赛道
发布日期:2025-07-12 14:56    点击次数:126

单纯的扎根碳酸锂原料环节,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存,很多人在尝试但也有些人还在固守阵地。这里我不去做任何评价,在投资这个领域,时间能衡量一切价值。上期我也浅谈了碳酸锂产业遍地开花局,但现实问题是很多朋友仍然面临的是资金和生存问题,这一期就简单谈谈。万物之始在于资源,事物运作发展在于合作。我认为现阶段对于我们大部分企业来说,唯有抱团取暖,才能应对寒冬,也才能快速抢占前瞻性的赛道。

一、锚定新质生产力产业,筑牢发展根基

新质生产力谈了许多年,每到关键的节点上总能推人一把,虽然它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但在碳酸锂产业中,新质生产力的体现贯穿于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在资源开采环节,技术创新尤为关键。我国盐湖锂资源占锂总量的 80%,但高镁锂比盐湖开发难度较大。苏州工业园区蒙纳士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乙二胺四乙酸 (EDTA) 辅助的疏松纳滤膜工艺,堪称重大突破。传统卤水提锂工艺依赖蒸发 - 沉淀法,生产周期长达 1 - 2 年,效率低下。而该新工艺通过 EDTA 与镁离子的选择性螯合特性,增强锂、镁离子差异,实现锂离子高效分离。其回收率高达 90%,远超传统方法的 30% - 50%,且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至 1 - 2 个月,极大提升了盐湖锂资源开发的时效性与经济性,为我国盐湖提锂产业注入强大新质生产力。

中游锂盐加工同样离不开新质生产力驱动。例如,智能化生产技术在碳酸锂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先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精准调控生产流程。这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还降低了能耗与人力成本,使生产效率提升 30% - 50%。同时,新型锂盐合成技术的研发,能够生产出高纯度、高性能的碳酸锂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

下游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更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随着电池技术不断革新,如宁德时代第三代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500Wh/kg,比亚迪全固态电池产线模型首秀,这些技术进步推动电池级碳酸锂纯度要求从 99.5% 向 99.95% 跃升。高镍三元材料需求激增,预计 2025 年高纯度碳酸锂需求将达 12 万吨,较 2024 年增长 300%。储能领域同样发展迅猛,2023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 225GWh,同比增长 50%,中国企业占比达 91.6%。风光配储政策驱动下,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超 1.2TWh,拉动锂需求年增 25%。新质生产力在下游应用领域的爆发,为碳酸锂产业创造了广阔市场空间。

碳酸锂企业应积极投入研发资源,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一方面,加大对资源开采、锂盐加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紧跟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适配未来需求的碳酸锂产品研发,确保产品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布局高附加值行业,提升产业价值

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是国际经济竞争焦点,对于碳酸锂产业而言,布局高附加值行业是提升产业价值的关键路径。

在电池材料领域,向高端正极材料和固态电池电解质方向发展极具潜力。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如 NCM811、NCA)因具有高能量密度,成为高端电动车电池技术升级的关键。特斯拉 4680 电池、宝马第六代电驱系统等平台要求碳酸锂纯度≥99.5%,且杂质含量需控制在 ppm 级。当 2025 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回暖,高端车型占比提升可能引发高镍材料阶段性紧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其电解质对碳酸锂的纯度和性能也有极高要求。研发适配固态电池的高纯碳酸锂产品,有望打破传统液态电池的性能瓶颈,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产品附加值可提升 50% - 100%。

此外,在特种陶瓷和高端电子领域,碳酸锂也有广泛应用前景。在特种陶瓷制造中,添加特定纯度和粒度的碳酸锂,可改善陶瓷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高端领域得到应用。在高端电子领域,碳酸锂用于制造高性能电容器、锂电池正极浆料等,对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领域对碳酸锂产品的质量和定制化要求极高,产品附加值远超普通工业级碳酸锂。

企业可通过设立专门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部门,吸引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每年将营业收入的 5% - 10% 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与下游高附加值行业的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深入了解其对碳酸锂产品的性能需求,开展定制化产品研发,精准切入高附加值市场。

三、做大资产包,增强产业实力

做大资产包能够增强碳酸锂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与抗风险能力。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产包的扩张。

资源并购是重要手段之一。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南美锂三角”(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及澳大利亚。中国企业可积极参与海外优质锂矿资源并购。例如,赣锋锂业在阿根廷 Cauchari 盐湖的布局,使其拥有了稳定的锂资源供应。通过并购,企业能够掌控上游核心资源,降低原材料供应风险,同时在资源价格波动中占据主动。据统计,拥有自有锂矿资源的企业,在碳酸锂价格下行周期中,毛利率较依赖外采资源的企业高 8 - 10 个百分点。

产业链延伸也是做大资产包的有效途径。企业可向上游拓展至锂矿开采,向下游延伸至电池制造或回收利用领域。如天齐锂业通过构建 “锂矿 - 锂盐 - 电池” 垂直一体化产能,在碳酸锂价格波动中展现出强大抗风险能力。向上游拓展可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向下游延伸则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同时,布局电池回收利用业务,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能从退役电池中回收锂、钴等有价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企业可通过金融工具运作,如发行债券、定向增发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资产并购和项目投资。还可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借助战略投资者的资源与资金优势,加速资产包扩张。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做好尽职调查,全面评估目标资产的价值、潜在风险及与自身业务的协同性,确保并购活动能够实现预期收益,有效做大做强资产包。

四、并购产业链,完善产业布局

并购产业链是碳酸锂企业完善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横向并购方面,企业可整合同类型的碳酸锂生产企业。目前,碳酸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成本、市场渠道等方面处于劣势。大型企业通过横向并购,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以国内碳酸锂产业为例,通过并购整合,可将分散的锂云母提锂产能集中,统一进行技术改造与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0% - 30%。同时,整合后的企业在市场定价、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拥有更强话语权,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集中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纵向并购则聚焦于产业链上下游。向上游锂矿资源领域并购,可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例如,当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时,拥有自有锂矿的企业能够确保生产不受原材料短缺影响。向下游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并购,可直接对接终端市场需求,实现产品的快速销售与应用反馈。如宁德时代通过对上游锂矿企业的参股和并购,以及在下游与车企的深度合作,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注重文化融合与业务协同。不同企业在管理文化、运营模式上存在差异,并购后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整合方案,促进双方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享、渠道共享,充分发挥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完善产业布局,提升企业在整个碳酸锂产业链中的综合竞争力。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碳酸锂产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通过锚定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高附加值行业、做大资产包以及并购产业链,碳酸锂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前瞻性赛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新能源产业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