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日方激进行动!高市新政破历史禁区,弃“无军队”传统恐重蹈旧辙?
意昂体育介绍
日方激进行动!高市新政破历史禁区,弃“无军队”传统恐重蹈旧辙?
发布日期:2025-11-22 08:07    点击次数:97

提到日本,你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京都古寺的宁静、东京街头的繁华,或是宫崎骏动画里的温暖。但在这片和平景象之下,一股汹涌的暗流正在改变这个国家维持了超过七十年的面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以“专守防卫”为国策的国家,正在悄然进行着二战后最大规模、也最彻底的军事转向,其决心之大、动作之快,足以让整个东亚格局重新洗牌。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计划,而是一场正在阳光下进行的、颠覆传统的政治操作。

这一切的核心,是日本正在从一个只能“被动挨打”的“盾”,迅速锻造成一把可以“主动出击”的“矛”。过去,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和武器装备被《和平宪法》第九条牢牢锁住,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被自己立下的誓言捆住了手脚。但现在,这把锁正在被一环一环地撬开。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日本政府在22年底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文件,正式将拥有“反击能力”写入国策。这三个字听起来很中性,翻译过来就是“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意味着日本自卫队在判断自己将要受到攻击时,可以先发制人,用导弹直接打击对方的军事基地甚至指挥中枢。这彻底颠覆了“专守防卫”的原则,是战后安保政策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为了让这把“矛”足够锋利,真金白银的投入是毫不含糊的。日本政府已经拍板,计划在2027财年之前,将防卫预算提升到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总额将达到约43万亿日元。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日本的军费开支将直接翻倍,使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军费支出国。这笔巨款的首要采购目标,就是从美国购买多达400枚的“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超过1600公里,一旦部署,其打击范围将轻松覆盖周边大片区域。这就像你邻居突然在院子里装了一排重炮,然后告诉你这只是为了“看家护院”,任谁听了心里都得犯嘀咕。

更具象征意义和战略威慑的,是“出云”号和“加贺”号这两艘直升机护卫舰的“航母化”改造。这两艘满载排水量超过2.6万吨的巨舰,经过甲板耐热强化等一系列手术后,已经可以起降最先进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日本防卫省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起降测试,这意味着日本时隔近80年,再次拥有了事实上的航空母舰。航母是什么?它是移动的国土,是远洋进攻的拳头。拥有了它,日本的军事力量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土周边,而是具备了向更远海域投射武力的能力。这盘棋下得很大,每一步都踩在“和平宪法”禁止保有攻击性武器的红线上。

那么,是谁在背后推动这场剧烈的变革?这背后既有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有内部政治势力的长期运作。在日本政坛,以自民党内保守派政治家高市早苗等人为代表的“鹰派”势力,一直是修宪扩军最坚定的鼓吹者。高市早苗曾多次公开表示,应将自卫队正名为“国防军”,并主张日本应拥有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虽然她并未登上首相之位,但她的政治理念,却在现任政府的政策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可以说,当前日本的军事松绑,正是这股积蓄已久的右翼思潮在现实政治中的集中爆发。

当然,这场豪赌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而且这笔账单最终要由全体日本国民来买单。日本的经济状况本就不容乐观,其政府债务总额早已超过GDP的260%,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堪称“压力山大”。要在短短五年内将防卫费翻倍,钱从哪来?无非是“开源节流”四个字。要么增加税收,要么削减其他领域的开支,比如养老、医疗和教育。这直接触动了普通民众最敏感的神经。根据日本广播协会(NHK)近年来的多次民调显示,虽然民众对安全环境恶化感到担忧,但对于通过增税来增加防卫费的方案,反对者始终占据多数。人们害怕自己辛苦缴纳的税金,最后都变成了冰冷的导弹和军舰,而自己的退休生活却没了着落。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从未停歇。每当政府有新的安保动作,东京国会大厦外总会聚集起成千上万的抗议民众,他们手持“反对战争”“守护宪法第九条”的标语,用嘶吼表达着内心的不安与愤怒。在他们看来,日本走了七十多年的和平道路来之不易,是前辈用惨痛教训换来的宝贵遗产,绝不能轻易断送。这种国内民意的巨大撕裂,使得每一次扩军议题都伴随着剧烈的政治博弈,在野党在国会激烈质询,民间团体不断提起违宪诉讼,整个日本社会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在和平主义与国家“正常化”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

日本的激进转向,也在周边激起了一圈圈危险的涟漪。这在国际关系中被称为“安全困境”——你为了自己的安全而增强武力,但在邻居看来,你的武力就是对他的威胁,于是他也开始增强武力,最终导致大家比着赛地扩军,整个地区变得比以前更加不安全。这个剧本正在东亚上演。韩国对此高度警惕,一方面加强与美日的安保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加速发展自己的潜艇力量和高超音速导弹。朝鲜更是将日本的军事动向作为发展核武与导弹的绝佳理由,试射活动愈发频繁。

更深层次的,是中国将日本的举动视为对其战后和平承诺的背离和对地区稳定的严重挑战。历史问题本就是两国间一道尚未愈合的伤疤,如今日本重整军备,无疑是在这道伤疤上又撒了一把盐。这种互不信任的氛围,使得地区冲突的风险系数陡然升高,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整个火药桶。从一个中立的角度看,当一个地区的主要玩家都开始“秀肌肉”而不是“握手”时,无论各自的初衷是什么,最终的结果都只会是通往对抗的单行道。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会惊人地押韵。日本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生前就曾反复警告,放弃和平宪法,就是走上通往战争的道路。当一个国家开始相信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当扩军的理由与一个世纪前的论调越来越像时,所有人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的尽头,究竟是荣耀的复兴,还是又一个轮回的深渊。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国家选择磨利刀锋还是修筑桥梁,不仅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也将在时代的浪潮中留下截然不同的回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亚太瞭望台#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