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没等到救兵,罗永浩却等来了新对手:预制菜巨头入场,“三国杀”开始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罗贝之战”将以西贝的“读秒”告终时,牌局,被意外地重洗了。
西贝没等来喘息之机,罗永浩却等来了一个分量十足的新对手——中国预制菜供应链的巨头、信良记创始人李剑,高调宣布“入场”参战。
随着第三方势力的强势介入,这场原本的双雄对决,骤然升级为一场波及整个产业链的“三国杀”。
一、那个“卖军火”的,亲自下场了
这个新玩家,是谁?信良记创始人,李剑。
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他在餐饮界的地位,可比西贝的贾国龙,要“硬核”得多。如果说,西贝是那个在前线打仗的“将军”,那么,李剑的信良记,就是那个在后方,给无数个“将军”提供武器弹药的“军火商”,是中国预制菜供应链的“幕后大佬”之一。
现在,你明白他为什么要在此时跳出来了吧?
他真的是为了给“好兄弟”贾国龙“出头”吗?别天真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两肋插刀”,只有**“利益相关”。
罗永浩和西贝的这场战争,表面上打的是西贝,但实际上,每一记重拳,都结结实实地砸在了“预制菜”这个行业的“命门”上。当西贝这个“样板间”都快被打塌了的时候,李剑这个“开发商”,他能不急吗?
他再不出来,罗永浩的这把火,就要直接烧到他自己家门口了。所以,他不是来“救”西贝的,他是来“救”他自己的。
二、“三国杀”,正式开打
李剑的入场,瞬间就让整个战局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来的“罗贝之-战”,是一场关于“餐厅诚信”的“单挑”。而现在,它升级了:变成了一场由“消费者代表”罗永浩、“餐饮终端”西贝、和“供应链大佬”信良记,共同参与的、波及整个产业链的“三国杀”。
罗永浩,是“魏”。 他挟“民意”以令诸侯,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
西贝,是“蜀”。 已经被打残,偏安一隅,奄奄一息,成了最弱的一方。
而李剑的信良记,就是那个一直隔岸观火,现在被迫入局的“吴”。
你看,这个局势,是不是瞬间就变得复杂、焦灼,也更好看了?李剑的目的很明确:他必须要把这场战争的议题,从“西贝是不是骗子”,转移到“预制菜到底是不是未来”这个对他更有利的战场上来。他要做的,不是“救蜀”,而是“抗魏”。
三、别再轻易为任何一方,摇旗呐喊了
所以,这场突然升级的“三国杀”,对我们这些看客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这场戏会更长、更精彩,但也意味着,这场戏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我们应该抨击的,是这种把“公共讨论”,异化成“商业战争”的、极其危险的趋势!当每一个下场的人,都揣着自己的“小算盘”,都只想输出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而不是呈现完整的“事实”时,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就成了这场混战中,最无辜,也最廉价的“棋子”。
罗永浩,想利用我们的愤怒,来巩固自己的“教主”地位。贾国龙,想利用我们的同情,来挽回自己的“商业损失”。而李剑,想利用我们的“焦虑”,来为他那个“预制菜帝国”,铺平道路。
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地,在为我们的“餐桌”而战。他们,都只是在为自己的“钱包”而战。
所以,别再轻易地为他们中的任何一方摇旗呐喊了。我们要做那个坐在牌桌边上,冷眼旁观的、最清醒的人。我们的要求,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少扯淡,多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