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牌桌上的茶还没凉透呢,有人就直接掀桌子了。
那边美俄代表刚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友好交流”,握手的照片估计还在各大媒体的头版上挂着,这边泽连斯基已经把未来的剧本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再打三年!这操作,简直就像是你前脚刚跟邻居调解完矛盾,后脚邻居就往院子里拉来三车砖头,跟你说准备把墙再加高三米。你说,这不就是典型的“谈了个寂寞”吗?
一开始听到这消息,我寻思着,泽连斯基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他可是亲自跑了一趟华盛顿,那姿态,低得都快跟红地毯融为一体了。手里攥着长长的愿望清单,其中最扎眼的就是那个能直接威胁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那意思很明确:大哥,给我一把能捅到对方心窝子的刀,这局我还能翻盘。结果呢?美国人那边跟俄罗斯嘀咕了几句,回来手一摊,干脆利落地说了个“No”。
这一下,可把泽连斯基整不会了。本来以为抱着全世界最粗的大腿,结果人家只是礼貌性地拍了拍你的肩膀,让你自己悠着点,别玩火。这感觉,跟网恋奔现发现对方开了十级美颜差不多,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得硌人。按照正常的剧本,这会儿不应该是心灰意冷,准备找个台阶下了吗?
但你瞅瞅人家泽连斯基,不愧是演员出身,情绪切换那叫一个快。华盛顿这条路走不通,人家愣是没回头,机票一改,直接杀到了欧洲。你别说,这一趟“欧洲巡回演出”还真让他给盘活了。美国这边给的是冷脸,欧洲那帮老哥们给的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和硬家伙。
先是瑞典,一开口就是150架“鹰狮”战斗机。虽然不是立刻到账,但泽连斯基已经公开吹风了,说明年就能拿到第一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150架战斗机,足够在局部形成空中优势了。紧接着是老牌帝国英国,二话不说,5000多枚防空导弹加速安排上,生怕乌克兰的防空网还有窟窿。最猛的还是法国,不仅愿意给战机导弹,马克龙甚至还抛出了个重磅炸弹,话里话外暗示,实在不行,我法国大兵也不是不能亲自下场溜达溜达。
这一圈走下来,泽连斯基的腰杆子瞬间就直了。原来的“美国大腿”看着是指望不上了,可没想到欧洲这几条新大腿,一个比一个结实。这下他心里有底了,感觉自己又行了。所以,波兰首相图斯克出来证实那番“再打两三年”的言论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底气是从这来的。他不是在说胡话,他是真的觉得自己手里的牌又变好了。
这事儿就变得特别有意思了。你看,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早就不再是俄乌两家的事了。它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缘政治角斗场,各方势力都在里面掺和。美国想的是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持续给俄罗斯放血,但又绝不能让火烧到自己身上,所以“战斧”这种能惹大事的玩意儿,绝对不给。他要的是一头被锁链拴住,但又能持续战斗的熊,而不是一头彻底失控的猛兽。
可欧洲那帮国家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们离得近啊,俄罗斯真要是缓过劲来,那股寒风第一个吹到的就是他们家门口。对他们来说,乌克兰就是挡在自己身前的一道肉墙。所以,他们比美国更急,也更愿意下血本。什么战斗机、防空导弹,甚至是直接派兵的可能,这些在美国看来是“升级风险”的操作,在欧洲看来,可能是“必要投资”。
所以你看,泽连斯基宣布再打三年,表面上看是他个人的强硬,实际上呢?是他背后力量的一次更迭。乌克兰这艘船,原本是挂在美国那艘巨轮上的,现在缆绳松了,却又被欧洲几艘护卫舰给围了起来,重新挂上了几根更结实的拖绳。
只是,这新抱上的大腿,真的能支撑乌克兰再打三年吗?150架“鹰狮”得慢慢交付,飞行员还得从头培训,形成战斗力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至于法国出兵?那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真要让法国士兵踏上乌克兰的土地,马克龙得先问问自家民众答不答应。战争打的是钢铁,更是经济和人命。就像泽连斯基自己说的,他担心这场危机持续十年,但又觉得两三年可以接受。这其中的差额,是无数乌克兰年轻人的生命,是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的未来。
再打三年,基辅的街头还能剩下多少年轻人?这笔账,恐怕没人比乌克兰人自己更清楚了。棋盘上的棋子觉得自己能决定战局,殊不知,真正决定它命运的,永远是棋盘外那几双正在博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