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区门口停着一辆老款吉普,警服中年人下车,胸口一个相机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有人找上门来了。人没到,气氛立马紧张起来。王铁柱班长窝在连部门口阶梯,手指夹着快要烧到头的大前门香烟。平时班里说一不二、脸色都不用变的铁汉形象,一下瘪下来,烟圈在脸前飘了三圈,人看着就像没存货的仓库,瘪。
小刘靠过来,低声在旁边嘀咕,说要不实话实说。王铁柱弹烟灰,神色比前几天还平静,说拉出来遛遛。整个连队气氛都变了,喝水都轻手轻脚。大家都明白,事儿从小兵李明这开始的。
李明刚来那年,十九岁,标准城市娃。军绿色包,里面还夹了本翻烂的《射雕英雄传》。队列左右难分,被子没个形,晚上接连点手电看书,生活节奏跟部队绝缘体。支队的老油子们看一圈,都摇头。有人直言,真没见过这么不像兵的小子。可王铁柱班长非是那种嫌事的主,每天嘴上念叨:生铁要炼才成钢。
李明家境不差,县里干部之家,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刚到部队,什么都不顺。头一个星期闹退兵,写信要回家。那天夜里,王铁柱带着李明,天不亮跑大圈。孩子实在咬不下这牙,喘到快虚脱。王铁柱看也不看,扔毛巾一句话,吃完饭再去干活。第二天更甚,训练完让李明把折叠被子从头来。人家说小题大做,带习惯的兵都挤眉弄眼。王铁柱没动摇,说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班长带兵的规矩。
有时候家长来部队,李明爸爸发火说孩子体弱,千万别闹出大事。连长拎过王铁柱单聊,你别太严。王铁柱只点头,什么都不解释。他自己清楚,这孩子不怕打骂,不肯吃苦。老套路讲理没用,只能死缠死打逼出来。
秋天一晃过去,李明手法逐渐熟,队列没了倒数。人还是软骨头一个,遇见点事,先想家。那天下午整个连的火药味儿堆满桌。五公里武装越野,李明中途塞包,偷懒钻了树后。回来时假装装很累,泥糊了一脸。谁都看出来装的。王铁柱本不打算发火,真给气着了,大声让李明过来。李明油嘴滑舌,找理由。两个人就杠上,王铁柱一拉胳膊人就摔地上了。膝盖破皮,李明直接扬言要向家里告状。后来结果也跟剧本一样发展,李明信发出去,说部队有人欺犯。
李明家长愣是火急火燎赶过来。来不了门,跑派出所报案,说有新兵被打。派出所长老张,转业军人。来部队一圈,亲自找人了解情况。按部就班,了解过别人的说法,基本摸清了来龙去脉。到了关键环节,问王铁柱,怎么回事,是不是动手。王铁柱没闪躲,点头回答,意思就是推了。所长追问为啥。王铁柱反问,你说军人关键是什么。服从命令,没得商量。所长点头,心里有杆秤。他往下听,王铁柱开始讲具体,没带仇没害人心,原本想着让新兵长记性。当兵怕的就是自己人心散。铁柱说得直接,说你有这样的兵,不着急?所长不说话。
这时李明过来,闷闷不乐,主动要求撤回投诉。他挨个举例,生病班长背他,想家陪夜,平日训练手把手教,有什么都帮着。李明哭得稀里哗啦。旁边的老兵借机诉真情,说铁柱带兵就这风格,哪个不是蹦着出来的。小孩子心气高,说穿了就那么回事,心里有点不平衡。
旅长此时也到了,跟所长聊这事儿,拿出铁柱的厚厚一沓档案。照片全是现场救灾记录,给山区孩子汇款单据,带兵评优名单。旅长说实话:带出来的兵,考军校都俩。王铁柱为人明白、带兵能干,这点事敢讲党性担保。一旁的所长点头。旅长说规矩不能当成装饰,部队不是玩过家家。李明的问题也简单,家里惯出来的。军营讲纪律,人人都说委屈,队伍怎么整。旅长中气十足,说王铁柱有问题批评归批评,可他是正经的好兵好班长。
所长单独又找李明复议,问为何当初要举报。李明沉默半天,说认为班长跟他较劲。其实转念一想,班长每次都是为他着想,生病时唯一在身边的就是班长。所长点破,恨铁不成钢,严才是好兵的底色,新兵活要教硬。
王铁柱进旅长办公室,被善意提醒。方法要妥,态度本没错,责之有法。王铁柱自我检讨。旅长鼓励他说班长要负责,大事不糊弄,小兵要盯住。
往后一切陡然顺了。李明表态认错,在全班自觉站定,鞠躬道歉。铁柱拍拍肩。兵带明白,然后李明成了最佳训练标兵,最终在全旅军事比武拿到第二。本来瘪茄子,慢慢领悟,被铁柱硬生生变成了会发芽的种子。更牛后来又去军校深造,成了营里头一个考上去的孩子。
再往后,李明成了团干部。每次回老部队,还要给王铁柱带点礼物,到家门口问问好,说班长的那一推真是关键。王铁柱笑,从没说过半句把人推得对,但心里明白,这种“推”才是真正把人带进门。
老所长有空聊天,还会跟新来的同事讲这件事,教育年轻干部别总想着当“老好人”,有时候冲突背后是长远成长。王铁柱当年一腔热血,现在退了下来了,每到节日,最热闹的就是桌前一堆贺卡。李明的贺卡压了满满一叠,一年不少。有孩子,有回忆,有期盼。所有的努力,都没白费,那一句“好兵、好班长”,说一点都不夸张。
人这一辈子,被谁严格要求过,才算是被真正关心过。有人记得你,才叫当过兵,那一推,不白推。说铁柱是好兵,谁不服?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