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宗庆后遗产争夺战,谁将是最终赢家?
新闻动态
宗庆后遗产争夺战,谁将是最终赢家?
发布日期:2025-07-29 21:58    点击次数:91

文/李光斗

宗庆后的遗产官司谁会赢?是大公主赢还是三兄妹赢?

这两方谁输多,谁输少尚难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两方都赢不了,最大的赢家将另有其主。

首先,大公主不会独赢。

如果大公主独赢,会引发对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的质疑。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这一条明确了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益的平等保护,在父母去世后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对非婚生子女的歧视行为都可能构成违法,这体现了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已与国际接轨。

在世所瞩目的宗庆后中遗产争夺案,如果判大公主独赢,《民法典》的这一条法律明文就会受到直接的挑战。

第二,判三兄妹赢不合势。

宗老的非婚生三兄妹显然有备而来,绝不只是为了分割家庭信托的美金资产。三兄妹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发起了诉讼战。一方面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诉宗馥莉,要求冻结宗庆后生前所设立家族信托在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阻止宗馥莉的处置权,并追讨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约合人民币153亿元。另一方面向杭州中院提出了股权诉讼,要求继承分割宗老生前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估值超200亿元人民币。

宗老的非婚生三兄妹分别是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继盛(Jerry Zong),均为外籍,且已成年。其中,宗继昌在美国从事金融投资,宗婕莉经营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宗继盛则专注于科技创业。如果判这三兄妹赢,将可能颠覆“娃哈哈”民族品牌的属性,国民品牌的立意,那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立场问题,舆论场会更加纠缠不休。

富不过三代一直是许多富豪最大的隐忧。以前语境下的富不过三代,意指豪门子弟多纨绔,富二代就开始败家,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不肖子孙的折腾。当下,就算豪门出贵子,富不过三代魔咒中最大的挑战则是产权不清晰,财权不清晰,还有很多的富豪家庭成员的面目也不清晰。有网友会调侃:妈妈有钱,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爸爸有钱,你有数不尽的兄弟姐妹。最情不可测的是,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来几个兄弟姊妹。

显然“娃哈哈”也陷入了一个产权和财权不清晰的漩涡。

今日之果,乃昔日之因;今之所为,亦种明日之果。宗庆后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他保住了娃哈哈的商标。回溯到上世纪的1996年,历经10年创业发展的娃哈哈已成长为一家全国性大企业,拥有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瓶装水三大明星产品系列。但当时“娃哈哈”非常缺钱,企业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亟需新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来扩大产能、升级换代、加快发展,从而深度开拓全国市场。这个时候世界食品工业巨头法国达能伸出了橄榄枝,成为了“娃哈哈”与宗庆的大金主。以4500万美元,外加5000万人民币的商标收购费来和娃哈哈成立合资公司,达能集团占股49%,。当时的4500万美元是一笔巨额投资,外加的5000万人民币买的则是娃哈哈这个金字招牌商标。有了达能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宗庆后开始大展宏图,“娃哈哈”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了全国食品饮料业的龙头企业。

宗老在引入达能战略投资时,本有所防范,未让达能取得控股权,仍明里暗里都掌控着“娃哈哈”的话事权,但当时还有一个中间商,也就是撮合这个买卖的百富勤,同时投资持有了“娃哈哈”合资公司2%的股权。百富勤的牵头人就是后来投资京东的大名鼎鼎的徐新。股权制衡之下,宗老仍可稳定地操控“娃哈哈”。始料未及的却是此后不久,百富勤就把这2%的股份卖给了达能,于是达能拥有了娃哈哈51%的控股权。此后达能与宗庆后的关系逐渐微妙演变,矛盾加剧,最终难以调和。

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宗老行事,多备留手,事先已埋了一招,五千万的商标转让费虽然收了,但是这个商标仍在娃哈哈集团手里。“娃哈哈”事实上是由宗庆后于上世纪80年代创办,但企业起家的身份是一家校办企业,因为那个时代就算创建私营企业,也很难做大。政策文件一度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算剥削。当年的宗庆后创业时,为求政策之便挂靠在校办企业下面,戴了个“红帽子”。历史之因,造成了娃哈哈到仍然是国资占大头:股份结构中杭州上城区国资委通过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娃哈哈集团46%,宗馥莉继承宗庆后持股29.4%,工会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当年与达能合资时,如果“娃哈哈”商标转到合资企业,宗庆后就有机会明确他的产权、财权与商标权。但宗老不愿意这么做,于是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虽然收了五千万的商标转让费,但在娃哈哈商标转让过户的过程中,有人举报娃哈哈的五千万的商标转让费没有经过评估程序,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于是,娃哈哈商标仍旧控制在宗庆后的娃哈哈集团手里,没有转让到与达能合资的公司名下。经补充协议,“娃哈哈”的商标变成了合资公司可以用,宗庆后也可以用。体外循环自此开始,生出了一大堆的“娃哈哈”葫芦娃。在与达能的合作过程中,宗庆后始终牢牢掌握住了娃哈哈的实际控制权,没给达能找到架空自己,夺舍易主的机会。

为夺取娃哈哈的商标,达娃之争历经29起诉讼,一路从美国打到中国,最后打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甚至还惊动了时任法国总统萨克齐。最终,宗庆后硬扛了下来。2009年9月30日,达能不得不与娃哈哈集团达成和解,以3亿欧元的价格出让合资公司全部股份。达能在与娃哈哈合作的10多年间,虽然从合资企业赚走了大概六十个亿,但是达能并没能吃掉娃哈哈。当年宗庆后赶走了达能,完全掌控住了“娃哈哈”这一民族饮料品牌,可以说是取得了最后的完胜。

宗庆后赢得了达娃之争,却给他的长公主宗馥莉埋下了最大的隐患。长公主宗馥莉现在名义上是控制了娃哈哈,身居娃哈哈董事长、总经理,但娃哈哈的商标归国企娃哈哈集团,宗馥莉的股权仅为继承自宗庆后的29.4%。这一股权比例,如果再被冒出来三个兄妹分割一部分,宗馥莉股权就会绝对稀释。

局势晦涩,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部门已经成立了专班介入。宗庆后遗产纠纷官司已不是宗家家事,而演变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事件。对于宗庆后来说,他一生最正确的决定是保住了娃哈哈的商标权,但是也错过了明晰产权包括商标所有权的最后一次机会。看似宗老赚了很多的钱,留下了非常大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到现在如果追溯起来,必然会牵扯到产权不清晰,财权不清晰。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任何时候,阳光下的利润都非常重要。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你的钱要到哪里去?你的钱最终会以什么方式分配?对于财富传承,这也都是终极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宗庆后留下的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公司,一个面目模糊的家庭。这也许是宗老最大的遗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